握杆的三种方法,都很流行。职业高手中每种握杆都有人采用,足见这三种握杆法本身并无优劣,但具体到每个人,就有是否合适的差别了。
http://s8/small/002VS56bty6Ft83SAbd87&690
三种握杆照片及图片
(1)十指式(棒球)握杆
小朋友,女士多用这种握杆。手比较小,手指比较短的人比较合适。同时对于手腕力量较弱的人也很好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手臂,手腕的力量在触球时回正杆面。
我儿子第一次拿杆本能的就是十指握杆(他打过棒球)而且左右手上下分开较多。我让他试试其他握杆法,结果上杆都会产生拖杆过度向内,立腕不到位,下杆杆面无法回正和闭合。他只有在十指握杆的情况下,动作能多到位一些。看来只能等再长大一些,手臂手腕力量再强一些再调整了。
(2)叉指式
老虎,尼克劳斯都是这种握杆。我偷偷观察大部分中年开始学球的球友都是这种握杆法,适合于手不大,手指一般长度的球手。好处是强调握杆左右手一体,联动合一。坏处是右手这根叉在左手食指中指间小拇指,一不留神就插入过多靠近指根,完全消去了左手食指的作用,造成上杆后摆不稳。小指插入过多的另一个坏处就是造成右手握杆过多在手掌中和过于强势(见新浪名博LZ的握杆,看着形似,不是莫怪)。
俺打球就是从这种握杆开始的,因为它给我很强的操纵感和安全感。从一开始教练就要求松握杆,所以杆子甩出去过几次,心有余悸。交指法让我觉得安全,能紧紧握住杆子,手上可以加力。但右手小指真的太容易自然而然的滑到左手食指中指的指根部位了(这个位置感觉太舒服了),由于是联动,右手的掌内握杆和过于强势无法得到有效调整,所以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Hook经历。现在我已经改成vardon握杆,我的手不大,带M号(23号)手套,所以为了用好这种握好,我使用了较细的杆身和薄的握把。
(3)Vardon
(交叠)式
这种握杆职业和欧美球友采用的相对多一些,适合于手大,手指较长的球手。侯根本人在40年代也更改过他的握杆方式,从交指式改成vardon式(详见他五堂课的第一课)。愿因就在于他理解了握杆要适应每个人自身的左右强弱后,发现Vardon握杆,能容易的对左右手“分别”调整强弱(两个V字的指向)。另外由于左手食指的作用可以完全体现,进一步完善了左右均衡的力量分布,让下杆杆面回正成为自然而然,不需要人为操纵。
另外侯根还专门强调了右手小指这个孤零零的可怜孩子,大部分人觉得Vardon握杆不舒服就是因为这个小指头孤悬手外造成的别扭感。侯根给它找的地方是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的凹槽,但如果杆子,握把的粗细不合适,或小指比较短,真没法放到位,如果停在左手食指指节上,这根小手指的翘起变得很高,更不舒服。
三种握杆都能打好球,成为高手。舒服是一种习惯,但如果这个习惯带来的是不好的结果,就要考虑改变。改变的初始因为是脱离原有的舒服状态肯定会别扭,但坚持一段时间就习惯成自然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