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损有余而补不足--握杆的中式理解

(2013-12-29 19:55:29)
标签:

体育

golf

握杆

   侯根的五堂课开宗明义第一课是讲握杆,尼克劳斯的书第一章也是握杆,教练教学首先教握杆。挥杆中要做到把球杆变成手臂和身体的延伸,握杆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算过分。讲握杆的书,教程浩如烟海,视频,经验多如牛毛。在这么多握杆描述中,还是觉得侯根的讲解最详细,准确和实用,他不光讲出了握杆要怎么做,还指出了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原文可见“45岁宅女”博友的精彩译文)。读过,想过,实践过侯根的理论和反复练习后,体会到握杆就如道德经中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先看侯根书里关于握杆的几张图,一图抵千言。握杆讲左手的很多,什么是强势,什么是弱势。讲右手的少,大部分都说只要左手放对了,右手只要把生命线包(侯根用的是“fold over,覆盖”,比“Wrap,包”准确多了)在左手拇指上即可,这里比较模糊笼统。做个实验,右手拇指指尖和无名指小指指尖捏在一起,手心形成个窝,然后把左手大拇指沿右手生命线放进去。这个形态没问题,是正确的。但你会发现通过调整左右手前臂和手腕,这种包裹状态不唯一,左右手各自仍然具有一些转动的调整余地,这个左右手分别转动调整对挥杆的影响比较少有人讲述,大部分直接跳到双手的联动调整上去了。但如果起始的左右手放置不合适,没有找到平衡点,联动调整只会让左右手,顾此失彼,强侧比弱侧加强的更多,或者弱侧比强侧减弱更多。违背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衡理念。

   对比一下名博LZ的握杆和侯根的握杆。侯根是靠身体打球的大师,因为他有容易hook的倾向,所以他的握杆整体偏弱势(他自己书里也讲过),但分开左右手来看,他的左手比LZ强一些,右手比LZ弱很多。
http://s14/mw690/002VS56bty6FmR0SiAZed&690 http://s11/mw690/002VS56bty6FmUcpNr44a&690
   如果LZ生活中是个左撇子,手腕手臂左强右弱,那这样握杆就很合适,很均衡。就像米克尔森生活中是右撇子,打球左撇子。上面老米的握杆,手部形态看起来像是LZ握杆的左右镜像。但如果LZ生活中就是右手是dominate hand,大部分咱业余球友都属于这种类型,那就要考虑考虑,是否需要左手再强势一些(左手向右顺时针转一些),右手再弱势一些(右手向左逆时针转一些)。让下杆杆面的回正成为不需要人为干预的自然状态。而且现在这个右手强势握杆会引起右臂外侧肌肉参与挥杆,下杆右手自然而然的发力去砍球,带来撩球,早释放等一系列问题瑕疵。到底左右手哪个位置是平衡点,每个人都不太一样,需要试错。左手的指标是露出一个指节?两个指节?两个半?还是三个指节。右手指标就是侯根图里拇指和食指形成的V字的指向哪里,下巴?右眼?右耳?右肩中点?还是右肩头。
  另外照片中LZ的握杆显得比较松散,没形成一体,挥杆中会造成能量损失,也和握杆左右手强弱势不匹配相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