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olf杂谈挥杆理论 |
http://s1/bmiddle/a02e9033gx6CfvsLIpq00&690
(给雷军的小米提个意见,小米手机的相机色调偏暖,照片看着草发黄,其实是绿的。)
坐在球场会所一边等,一边逛网,发现新浪球友老詹和老羊新帖的照片。北詹南羊,两名角同时贴出挥杆顶部的造型(行为艺术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虽然深知“祸从口出”的至理,但一来没球打闲极无聊,二来全当给自己的动作提个醒,忍不住评两句。
http://s2/mw690/a02e9033gx6CfvtIJCV71&690
http://s13/bmiddle/a02e9033gx6CfvtRIV68c&690
我喜欢老羊的造型,它合理,紧凑,感觉稳定。老詹会觉得不公平,“你拿老羊的铁杆和我的一号木对比,铁杆动作幅度小”。其实是一样的,全挥杆都是为了打出这支杆的最远距离,身体的转动幅度差不多,只是杆子长短不同造成杆头速度不同而已。恕我直言,现在如果谁说:老詹你只要改动一些小细节,制动啊,释放啊,一号木就可以在超过280码的距离下保持稳定。一定是在忽悠你。你的弱点在两条腿力量差,支撑不够,挥杆过程中平衡不好维持;肩胯分离不够,柔韧性不好。就看你这张试打的照片,肩转90度的时候,髋要跟着转很多,从而拖着左膝盖向前向下突出,两个膝盖间的缝隙都可以塞个一号木的杆头了。这样当然可以使挥杆路径加长,杆头速度加快,碰对了打出280码,但稳定性堪忧啊,就像设计时速250公里的火车跑350公里,也能跑上去,但安全性被牺牲了。最近老羊连续写了体能训练的文章,我觉得是个正途,基本动作稳定了,能打多远是身体体能的事(core
strength and
core stability)。老詹以前写过为了职业目标一定要打出距离,没距离连一点机会都没有,250码距离的稳定不是他想要的。目标不同,取舍不同,能理解他的两难处境。从博客看,老詹也是练体能的,以老詹现在对高尔夫挥杆的认识和对动作的研究,只要体能和柔韧性慢慢提高了,就能在不牺牲稳定性的大前提下,距离得到提升。有梦想就有动力。加油!
(给雷军的小米提个意见,小米手机的相机色调偏暖,照片看着草发黄,其实是绿的。)
http://s2/mw690/a02e9033gx6CfvtIJCV71&690
http://s13/bmiddle/a02e9033gx6CfvtRIV68c&690
前一篇:蓝天白云,面朝大海的一场球
后一篇:祝贺又一酷哥夺冠——斯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