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杆发力顺序的测量数据化

(2013-07-25 08:26:23)
标签:

golf

杂谈

体育

     我的博客 "挥杆力量源泉和关于手臂,身体打球的个人理解" 文章最近有个球友留言如下:
“新浪网友2013-06-23 08:03:48[回复] [删除] [举报]
谢谢极好的博文,我也是长期困扰在发力顺序上,教练告诉我左胯左躯干要和左臂左手同时启动下杆,这样的话,结果是左胯快于左手臂(人们眼睛看到的),这是因为左胯转动路径短的缘故。他的观点和您讲到的发力顺序不同。他认为如果左胯左躯干先启动,那么,由于手臂路径长,会赶不上左胯。请您分析一下,非常谢谢。。。”
    前一段都在旅途之中,无法及时回复,见谅。希望您能看的到这篇文章。
    高尔夫要想打得远,一定要合理有序的调动身体各部分参与,脚,腿,腰胯,上肢躯干,肩膀,手臂,手腕这些动力源和动力传导链路分工合作。根据人体弹簧模型(参见我的博文:“浅解Sean Foley的挥杆理念”),上杆最大限度的增加扭力和下杆追求杆头在击球点的最大速度是整个挥杆体系的目的。针对下杆阶段有诸如延迟打法,肩胯分离等各种模式和说法。
     内力最难体会,感觉最难传授。现代可穿戴式设备已经可以把这些感觉具体化和数据化了,如果您有空可以看看您附近的教练有没有人用Kvest这套设备。这个东西加上老詹用的Trackman追踪击球效果,能诊断出不少挥杆中的问题。
     它是在腰,肩膀,手腕,杆头加上了传感器,这样在挥杆过程中这些部位的相对位移,转动角度,角速度都可以实时测量和记录。然后你可以和自己比较好的动作比较,也可以和职业选手比较,等于感觉的数据化,具体化和形象化。针对您关心的下杆顺序问题,我们看一张测试结果的图:
http://s5/bmiddle/a02e9033gx6BcTECYp6f4&690
    图中纵轴是角速度,正半轴代表逆时针转动(向目标转)速度,负半轴代表顺时针转动(向远离目标方向转)速度,横轴是时间。红线代表上下杆过程中胯(hip)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绿线是肩膀的角速度数据,蓝线是杆头角速度的数据。小图是个效率比较高的例子,用来做参照。下杆(Transition)这条线是以杆头开始转换方向(蓝线过零点)来划分的。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个点之前,胯(红线)早已经开始向目标方向转动(过零点)了,然后是肩(绿线),最后才是手和杆头。下杆启动自下而上非常明显,视觉上的感受是杆头在顶有停顿。另外这张图还告诉我们,下杆动力的传播也是自下而上逐级传递的:下杆胯先转,也最快达到最大角速度,然后就会减速,把动量上传到肩,然后肩达到最大角速度后减速,动量最大限度的传给手和杆头。运用这个装备,杆头超越肩,肩超越胯的迟滞打法;胯部位制动减速(能量传递出去后的自然减速),都在测试中可以量化。上下杆的时间比(节奏)也可以量化。图中这个测试挥杆,击球和收杆阶段有问题,肩胯击球时停顿,没有继续旋转,球Hook。这里只是做个示意,小图中的曲线才是合理的挥杆数据。
     我的理解对于年纪稍大,身体柔韧性稍差,腰腹力量弱一些的球友,您教练的说法是合适的。让上下身体,手臂同步后转上杆,同步左转下杆,多用一些手,是个可以增加一些距离的挥杆方式,另外这样挥杆的好处是不容易受伤。反过来,对于年轻球手,柔韧性性好的人,想要打远,一定要想法增加身体的扭力,要多依靠下半身,所以在下杆时,要从下到上逐级启动。共同学习。
        声明:我和这些仪器厂家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用它们做过测试,纯属赶到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