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岛山居
海岛山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7
  • 关注人气: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解Sean Foley的挥杆理念

(2013-06-19 07:34:24)
标签:

体育

golf

挥杆理论

声明:挥杆无对错,只有是否合适。纯属个人理解,欢迎探讨。

    要理解Sean Foley的“stay left, more left”。要先从挥杆的动力源泉入手。要用身体打球,理想化的一个动力模型是人体弹簧线圈模型(coil)。借一张大卫李佰特的照片作为图例。
http://s3/mw690/a02e9033tdf6c99dd1c72&690Foley的挥杆理念" TITLE="浅解Sean Foley的挥杆理念" />
     这个模型说的是,如果把上身看作一个弹簧,肩膀作为弹簧的上端,上杆通过转肩向顺时针(右)方向从上端拧紧弹簧蓄积扭力,胯和下肢作为弹簧的下端抑制转动。为使弹簧扭力最大化,上下端的转动差异需要最大化。经常听到的球手要提高身体核心强度(core strength),核心稳定性 (core stability),就是指这个弹簧要强壮,上下杆不能乱晃。如果你能做到只转肩不转胯,这高尔夫球就好打了。但人不是机器,实际情况比这个简单模型复杂的多,简单模型只有理解上的辅助意义,不可能达到理想化。
     为了达到扭力最大化的目的,虽然是同一模型,却衍生出了不同的挥杆模式。一些教练强调身体柔韧性,强调肩胯分离,上杆时最大限度限制胯部和腿部的顺时针转动,这样在同样转肩幅度的情况下,弹簧的扭力可以加大。从这个观点出发,上杆就需要重心转移到右腿内侧,保持右腿膝盖的状态,防止右腿绷直,从而达到限制右胯的过渡后转,造成扭力损失。
     Sean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模式对腰椎和胯伤害比较大,很多球手都会容易伤到腰。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stay left,more left”的模式。他的挥杆要求上杆重心不要过多转到右腿,留在左腿多一些,这样可以解放右胯,让右胯可以随着肩膀顺时针多转一些。作为配套,他强调肩一定要转够。这样做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弹簧的蓄力点上移了,本来腰椎和胯是最受力的点,现在上移到了背和腰之间,这样比较符合脊柱生理原理,腰不容易受伤。另外一个好处是保证铁杆向下击球,保证铁杆扎实击球。
http://s9/small/a02e9033tdf6d7fe7dc58&690Foley的挥杆理念" TITLE="浅解Sean Foley的挥杆理念" />
     对比上面的图和李佰特的图,就能直观体会Sean强调的在上杆顶重心留在左侧,下杆更向左的精髓。下面这张照片是Sean经常提起的一个练习,用来体会他的左侧理念。占位时右脚后撤一步,右脚尖点地,重心完全压在左脚,这样右胯可以很自由的顺时针转动,肩可以多转一些。这个练习还有个用处,对于采用传统模式挥杆的球友,如果觉得下杆重心转到左侧不充分,太慢,下杆撩球,尤其是铁杆打不扎实,可以采用这个练习体会下杆重心在左脚的感觉,向下击球。
http://s2/small/a02e9033tdf6d7ff75241&690Foley的挥杆理念" TITLE="浅解Sean Foley的挥杆理念" />
     谈起弹簧模型,还有个现象。大家看小麦,老虎,Bubba 这些长打者的挥杆的慢动作,会发现他们在肩和手还没有到达上杆顶点时,腿和胯已经启动开始向左转动了,这样身体这个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向着相反方向旋转,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扭力,这样才能打得更远。但咱业余球友就别想了,这个除了对身体的要求很高,对时间点的精确控制也是非常苛刻的。太难了。
     Sean的这套理论还要涉及占位,球位,身体其他部位的调整来配合,比如上杆左肩要低一些, 还要腿的运动配合,等等等等,挺复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