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视听语言讲解——景别
(2014-10-29 10:31:15)
标签:
漯河编导制作培训 |
分类: 艺考辅导-编导 |
【漯河编导培训┃漯河编导培训班┃漯河艺扬艺术培训学校】
电影视听语言(5)—景别
第二节、电影影像的景别
思考题:①、如何划分景别?
②、举例说明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各有什么作用?
③、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④、举三个好的、和三个不好的“特写”的例子,谈如何用好“特写”镜头?
⑤、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
一、景别的划分
如何划分景别,讲法很多。我觉得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①、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
②、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如果有人,那么,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
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
┌─────────┐ ┌─────────┐
│ │ │ │
│ │ │ │
└─────────┘ └─────────┘
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绘画有这么一句话“近取其神,远取其势”。一部电影的影像就是这些能够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景别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二、远景
表现广阔场面的电影画面。如果画面中有人,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作用:
1、介绍环境。
2、抒情。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
我认为作用如下:
1、常规电影:电影的开头起始于远景。电影的结尾收结于远景。
2、远景的契机:
例子:《鸟人》第二次飞翔
3、远景的“魂儿”与张力:
好的远景不应为介绍而介绍,显得单调而呆板;同时,好的远景也不应为抒情而抒情,象个嗲声嗲气的造作的女孩。好的远景应该是浑然的,它既有介绍又有抒情;好的远景应该是有“魂儿”的。
例子:
《阿拉伯的劳伦斯》:
作用:
①、表现沙漠的美
②、沙漠的灵魂
辽阔的大沙漠是有生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里酋长就是沙漠的灵魂。
《黄土地》:
第一主角是──“黄土地”。(大地母亲)。
写“黄土地”,只能用大量的远景。
《黄土地》的开头:
1、远景 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 15尺(呎)
2、远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 12尺
3、远景(叠化)空空的山墚,顾青渐渐走上来。 12尺
4、远景(叠化、摇)由陡然跌落的土崖上摇至月亮。 14尺
5、远景─全景(叠化)山墚上顾青远远走来的身影 。 11.2尺
6、全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深沟纵横的山坡的横段面 12尺
7、全景一中景(叠化)顾青渐渐走下山来的身影。 15尺
8、远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 12尺
(1──8 脚步声渐起……)
上面8个镜头中,有6个是远景镜头。从这6个远景镜头中,我们不仅了解了环境,我们更会感到镜头后面创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浓浓的诗意。
为了拍好远景,我们必须用心研究我们所要拍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找出它们的独特之处。这样我们拍出来的才不是一个个呆板、无生命的景物,而是一个个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世界。
一般来讲,拍好远景起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季节因素:同一场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会有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②、时间因素:同一场景,早晨、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③、天气因素:同一场景,晴天、阴天、风天、雨天,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④、机位、光线因素:摄影机不同的机位,所拍到的场景会有不同的光效效果。一般来讲,拍远景应尽量避免顺光,应采用侧光、或侧逆光。使景物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陈凯歌在上面那段分镜头的后面,有这样一段注:“这一组叠化镜头要在黄昏或阴天拍。顾青走三次,走的速度不要变化,别东张西望,正常走,别让动作和脸发感慨,别激动,别想什么天地万物。将来效果自然有,画面比咱们谁的力量都大。”)
由于远景包括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画面的时间也应相对延长。故远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该少于5米,即10秒。
(1呎=0.305米, 1秒=1.5呎)
4、境界与升华
《樱桃的滋味》:
《樱桃的滋味》的结尾:境界的升华
《再见南国》
《再见南国》的结尾:
三、全景、中景、近景
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镜头是一部电影中的骨干镜头,或者说是常用镜头,在整部影片中它们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上到人与人的交流,下到一个人的表情变化,一般都用它们进行表现。
处理这些常用镜头需要注意的是:
①、这三类镜头中,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制约着这一场戏中的所有的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色调、以及被摄对象的方向和位置。
所以,在一场戏中,全景无论最后剪辑的时候它是接在前面还是接在后面,实拍的时候,都应该先拍。另外,全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应少于3米。
②、由于中景是表演场面中的常用镜头,所以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常用镜头中,中景又是“常用中的‘常用’”。所以,处理中景镜头时,要使人物和镜头调度富于变化,同时还要使构图新颖完美。所以,在一部常规影片中,中景处理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这部影片影像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