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实录

标签:
教育 |
http://img.youxiake.com/upload/album/2011/03/19/472b81c52a404617d4ca22d5695b3c1a.jpg师:关于梅花的古诗你都知道哪些?
(配上《梅花三弄》音乐背一背)
生: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宋代诗人王安石也写过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听了大家的朗诵,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坚强。
师: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悠悠的乐曲,传达了对梅花的赞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在老华侨的心里,梅花,又是什么呢?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猜一猜魂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作者回忆了外祖父几件事?哪几件与梅花有关?
(生总结概括五件事: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还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全班交流,感悟外祖父与梅花的关系。)
师:再读课文,找到写出外祖父对梅花珍爱的句子读一读,并在旁边作作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找找,画画,品品,议议)
师:感人的文字,光找出远远不够的,还得用心去读,去体会,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动作,一个词,一个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重点指导:
⑴“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师: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生: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师:你们认为,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古玩和一幅墨梅图相比,在我们心中古玩更有价值。然而,在外祖父的心中,古玩可以碰得,“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爱梅之情哪!
师: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唯独”,这份“分外爱惜”!
师:圈圈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如“轻轻刮去”“细绸子慢慢抹净”等,朗读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情。
生: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师: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而且还用上了反问的语气训斥呢?
生: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学生朗读体会。
师:是呀,不就是一枝画梅吗,有什么稀罕的呢?犯得着这么生气吗?你们说呢?
生读13段。
师: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
生:“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师:你发现这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
生:愈……愈……愈……愈……,最……最……最……)
师: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
生:“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师: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
生: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师
生:要读出力度,
生:语气要坚定。
生:要读出气魄。
生:要读出自豪感。
生: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
师: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从哪儿感受到?
生:“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一个个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
生:岳飞、戚继光、江姐……
师: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
生: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
生:寄托着外祖父对下一辈发扬梅花精神的殷切期望。
师:既然外祖父对墨梅图那么喜爱,为什么还要赠给莺儿带回祖国去呢?你能从中悟出“魂”的真正含义吗?
生:表达了外祖父的一片爱国之心、赤子之情。
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两段吧。
生诵读第12、13自然段。
师:请大家再默读课文,看看外祖父的还有哪些举动?
生: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师:读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些唐诗宋词的理解。
生: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目的是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借这些诗句寄托着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生: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师:如果你是莺儿,你看到这情景,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你理解外祖父的哭吗?
生:看到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很痛苦。
师:自由朗读第14—15段。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望着远去的亲人,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师: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腊梅有黄色的,粉红色的,雪白的。红色代表外祖父的那颗爱国心。
师: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
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生:爱国心。
(板书:爱国心)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一齐诵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是呀,梅花,我们的国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悠悠华夏史,梅花精神传!“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
作业: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课后搜集有关思乡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