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元二使安西》  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6-03-19 18:36:04)
分类: 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公开课教学设计

金光门小学  四年级一班  李瑛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猜谜

教师说诗句,学生根据诗句猜出所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家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美、韵味美和意境美,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课题,作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一幅图画,聆听一段话语,体味一份感情。(板书:图 情)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 解诗题

1.师简介诗人背景。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画成就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詰之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有一年,他奉皇帝的旨意出使安西守卫边疆。王维是一位特别重感情的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元二送行,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现在,谁能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2.我们对诗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清楚了题目的意思,这就完成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3.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4.学习“渭、浥、君、舍、朝”五个生字,板书多音字“舍”。

5.学生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6.指名读,更正读音。

7.采用多种方式熟读古诗。

三、抓字眼,明诗意

大家把诗读的字正腔圆,但更要读出感情,这就需要我们理解诗意。同学们怎样做才能理解诗意呢?(参考课下注释)

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二步骤:抓字眼,明诗意。(板书)

1.除了课下的注释,大家还有哪些词不明白它的意思?提出来解决。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诗意。

3.交流汇报。(板书完成:朝雨新柳图 临别劝酒语)

四、想意境,悟诗情

1.从诗中选取的景物感受离别之情。

1)在王维和元二将要离别的时刻,王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朝雨新柳图(出示朝雨视频),请看屏幕。同学们想想看,此时此刻,这从柳枝上悄然滑落的雨滴,这还是雨吗?

预设:这是王维的泪,是元二的泪,是两人离别的泪水。仿佛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流泪。

2)那么诗人为什么写柳呢?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

3)这仅仅是在写景吗?不,这是诗人在借景抒情,读出景中的情。学生练读,展示,师指导。

4)多美的景啊,多深的情啊!在这伤感别离的时刻,千言万语化作这一杯送别的酒,我就是诗人,来,让我们一起端起酒杯对好朋友元二说:劝君——(生接读)

2.从两地的距离和环境的差异体味离别之情。

1)饮了这杯酒后,元二就要到安西去了。安西在现在的新疆,元二此去要走3000多公里,穿越大半个中国,中途要跋山涉水,穿越茫茫的戈壁沙漠,要用多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而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多媒体出示两组词语对比,学生选择。

春雨绵绵        黄沙满天

生机勃勃        满目荒凉

亲朋好友 遍地   举目无亲

浓浓的家乡话    乡音不再有

3)老师引读: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角色转换感悟离别之情。

如果此刻你是王维,面对即将离别,也许今生再难相见的朋友,你会对元二说些什么呢?预设:

1)朋友啊,你这一去我们就再也不能一同喝酒吟诗,讨论国家大事,我多么伤心啊!(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元二去安西的第二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想到他们这次离别竟然是一次诀别。来,把悲伤融入这杯酒,让我们对元二说一声:劝君——)

2)元二啊,我会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我会想念你的。(出使西域,张骞用了13年,苏武用了15年,元二呢?这杯酒中怎能不盛满了浓浓的思念之情?引读:劝君——)

3)朋友啊,此去安西,路途遥远,我祝你一路平安!(是啊,西出阳关就到了荒漠绝域,千里之外,有风兼雨。朋友啊,保重。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种语言万重情感汇成这么一句:劝君——)

4.从这杯盛满了悲伤、思念和祝福的酒中,你悟到了什么样的情?(板书:依依惜别情)

5.总结学法:想意境,悟诗情。

6.练读,指名读,指导朗读。

五、激情背诵

这首诗写出了每一个送别人的心情,后来它被谱上曲子,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因为每次传唱的时候,都将这首诗唱三遍,所以它又叫《阳关三叠》。

1.欣赏二胡曲《阳关三叠》。

2.学生和乐诵读。

六、拓展诗句

在古时候,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送别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方式。送别的人不同,景不同,所表达的送别之情也有所不同。

多媒体分别出示送别诗句:《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学生齐读并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收集送别诗。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学习古诗的方法:

朝雨新柳图         知诗人,解诗题     she 舍弃 施舍

临行劝酒语         抓字眼,明诗意  {

依依惜别情         想意境,悟诗情     she校舍  客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