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不释手,天长地“灸”【营养师张宇QQ297121548】

(2014-07-04 08:49:15)
标签:

健康

棒击操

营养师张宇

中医养生

自然疗法

一,艾灸的原料

艾草:艾,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艾草也被誉为百草之王。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二,艾灸的方法

    在古代主要应用的是瘢痕灸,用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很容易出现灸疮和疤痕。现代多用的是温和灸,用艾条或是艾灸器具间接施灸,火力温和,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现在人们多用于养生保健,治疗一般常见疾病,对亚健康的人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三,艾灸治疗时有一些注意的事项;

1以下情况最好不要施灸: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2艾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影响效果。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或放入盛少量水的容器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6、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7、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8、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3】艾灸的反应

    由于每人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的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和副作用,而有的则反应明显,且不断有各种反应出现。

    1、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2、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3、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4、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不要停止治疗,免得功亏一篑。

    5、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
    6、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所以在艾灸期间,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肌过饱、少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光艾灸不锻炼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注意以上事项,才能更好的来艾灸治疗疾病,强身健体!

说起艾灸疗法,许多人还不知道,以为是针灸,或是针灸里面的一个分支,这么说是不对的,针灸与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但针灸只是属于物理疗法,而艾灸是由具有“白草之王”美称的“艾草”所制,用于灸法,可起到药性治疗与物理治疗的双结合,效果更佳。针灸疗法如果穴位把握不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针消毒不好的话还可能会交叉感染,而艾灸则不是,属于外部自然疗法,没有副作用。在民间流传着“多年顽疾,艾灸除之”的说法,意思是艾灸对治疗陈旧性顽疾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所谓“针所不为,艾之所宜”所讲的便是其中的道理。针灸之法主泻,艾灸之法主补,长期进行灸疗可起到固本正阳,去病养生,扶正祛邪,延年益寿的功效,非常适合寒性体质壮阳养生。

4艾灸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补气益血,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

5艾灸的六种主要作用
1通经活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2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3祛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4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5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阙、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6防病保健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现代多用于温灸,温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养生和保健上。  

四,艾灸的运用:

   那我们怎么来进行艾灸,学习艾灸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方便的艾灸方式:
一,运用艾灸盒固定艾条艾灸中脘,关元,气海穴等;

二,借用随身灸固定艾柱随意艾灸全身各个部位和穴位,方便,简易;

三,加强型火龙针,运用十九根艾条自制而成,具有中医火针,火龙灸,艾灸三种功效合一的效果;

五,艾灸穴位的选定:

选择哪些保健穴位可根据人的生长时期和所防治疾病的不同而有所侧重。青少年时期常灸肺俞穴、风门,可补肺卫之气,祛散风寒外邪;壮年时期常灸中脘、足三里、神阙,可补中气,健脾胃;步入老年常灸关元、肾俞、命门,可培补肾之元气、壮命门之火和延年益寿。常灸保健穴,可增强抗病能力,健康伴一生。

1青少年时期 常灸肺俞、风门二穴:

    人的成长从幼儿、少年到青年这一时期,阳气旺盛,活泼好动,常在户外活动,肺脏娇嫩易感受风寒外邪而生感冒、发烧、咳嗽、气管炎等外感类疾病。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年轻人,不适应新环境,远离父母,自理能力较差,不太注意衣服的增减,如遇天气突然变化,则易感冒风寒致发烧、头痛等疾病,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这时常灸肺俞穴、风门等穴可以补肺卫之气,祛散风寒外邪,达到防治外感疾病的目的。肺俞、风门二穴位于上背部,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肺脏之背俞穴,为肺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地方,常灸肺俞,具有补肺卫之气的作用。风门乃风邪出入之门户,位于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常灸风门具有祛散风寒外邪的作用,可预防感冒等外感疾病的发生。 

2壮年时期 常灸中脘、足三里、神阙:

    人当壮年,社会交往较多,亲朋好友在一起相聚,难免请客赴宴吃大餐,朋友高兴相聚,开怀畅饮,不知不觉就会吃多喝多,而损伤脾胃;或者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按时吃饭,或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而导致脾胃受损。就会出现脘腹胀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掁等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的疾病。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尤生。”清代御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也讲:“脾胃者,四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脏,则人死焉,故四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足太阴脾主升,足阳明胃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为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因此,常灸中脘、足三里、神阙可补中气,健脾胃,升脾阳而降胃阴,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中脘位于脐上四寸,属任脉,为胃之募穴和八会穴之腑会,为胃气、腑气汇聚之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胃经之气所入之处。《灵枢·脏气病形》中讲:“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谚语有:“想要安,三里不常干”说的就是常灸足三里穴。神阙即肚脐,乃生命之根蒂。常灸神阙有补中气、固元阳等作用。

3步入老年 常灸关元、肾俞、命门

    当人步入老年以后,阳气渐衰,肾气不足,命门火衰,常会出现耳聋、眼花、小便频数、无力,夜尿增多,下肢寒冷等衰老的症状。老年人常灸关元、肾俞、命门,可培补元气,延缓衰老。

  关元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属任脉,是小肠之募穴,为小肠之气汇聚之处。关元穴俗称丹田,历来被道家养生、炼丹所重视。

  《难经》中说:“脐下肾间动气,乃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常灸之可培补五脏六腑之气,养十二经脉之根。肾俞、命门二穴均位于腰部,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肾脏之背俞穴,是肾脏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命门位于人体后正中线上,在第2腰椎棘突下,属督脉,督脉统管人身之阳气,有补肾阳、壮命门火的作用。

  常灸肾俞、命门二穴培补肾之元气、壮命门之火、延缓衰老,对肾阳虚病证和命门火衰所致的尿急、尿频、尿不尽和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疾病有防治作用。

         http://s6/mw690/002VHXR1gy6IDgBg6Ghe5&690


详情咨询加QQ297121548  中医整体自然疗法指导师湖北营养学会会员经络强身棒击操教练高级公共营养师湖北和式太极拳养生研究会推广员社区颈椎病,糖尿病营养干预自愿者张宇为您排忧解难【如果您觉得好,实用,留下您的脚印和建议,如果也为了您的朋友健康,可以转载分享,也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http://s9/mw690/002VHXR1gy6IDgAtBNe98&690 营养师张宇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4995003

 

 

 

 

精彩文章链接推荐【点击就可以查看】:
  【身体自测篇精选】
 
 1,用PH试纸为健康保驾护航
 2,用PH试纸测试肠道健康
 3,用温度计测试身体体质;
 
4,身体的语言-异常口味在警示你什么?
 5,简易手掌诊病
6,身体的语言-疼痛的秘密 
 
 
【养生食疗篇精选】
 1,生粉妙用见奇效; 
 2,豆麦十宝粥,头发健康好管家;
 3,糖醋蒜为肠道保健康
 4,自制腊八豆,肠道健康不用愁; 
 5,怎么用好补脾第一良药?
 6,用绿色生命之水灌溉自己吧!
 7,赋有神奇力量的生土豆汁!;  
 8, 常吃生花生,养肠养肤又养血!; 
 9, 菠菜浆,你吃了也可以成为大力水手!;
10,韭菜汁的做法! 
  
【临床营养篇精选】 
1,巧用大蒜素,胜过抗生素
2,健康先从营养早餐做起
3,“钙”世英雄到来!
4,蛋白质里知多少? 
5, 油,你吃对了吗? 
6,家庭自制酸奶,健康美味哦!
7,自制天然葡萄酒,美味健康又养生!; 
8,骨钙膏的制作方法
9,脂肪是魔鬼还是天使?
10很齐全的孕期知识;
11,正确吃“糖",越吃越健康 
 
  【健康观念篇精选】
1,疾病不是敌人,是身体忠实的守护神!
2,血液污染时万病之源
3,吊瓶森林
4,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神
5,父母无知的爱会害了下一代!
6,看懂这些就知道为什么病好不了!
7,父母的健康才是儿女最大的福气!
8,你想知道疾病终极康复途径吗?
9,有多少癌症病人成了唐僧肉?;
10,人会老吗?; 
11,你想知道你的肠道为什么一直好不了吗?
12,牙齿你应该知道的秘密!
13,什么叫做对健康的大彻大悟?
14,药物是福还是祸?
15,拯救我的父拿什么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