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期,关于并购重组的政策走向成为了市场非常关注的话题。“通过我们上会的项目看,虽然还没有被叫停,但跨界并购不再受鼓励了。”某券商投行部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分析,在注册制、战略新兴板慎行的背景下,并购重组过会难度反而会加大,看似矛盾实则合理。政策导向上,监管层主要强调信息披露及形式审核,但最近特别关注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履行业绩承诺的能力。在鼓励并购重组的前提下,加强事中监管,评审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之后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的感受可能产生了变化,像以前那样讲故事、“画饼”或者拼盘搞重组不行了。
从2015年年报看,超过70家上市公司的90余宗并购项目业绩承诺未达标,占比约为20%左右。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出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相关部门加强对并购重组的审核。
此外,在融资通道相对狭窄背景之下,并购重组已经成为IPO之外重要的上市融资方式,承载了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降杠杆和产业升级的重任。传统企业、新兴企业、海归公司都需要走这个通道。监管部门坚持原则和标准,期望让好公司进场。
专门进行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的通和资本创式合伙管理人陈连勇指出,前一段时间,不少上市公司高价收购项目,但后期表现不好。事后发现,上市公司只是通过讲故事,高溢价收购套利,而专业的价值投资者不会这样做投资。因此,即便未来政策收紧也不会对坚持价值投资的机构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