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据了解,按照《公告》规定,“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注销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为何出此新规?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突出问题。基金业协会提到,有大量机构盲目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登记但未展业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超过1.7万家,占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量的69%。与此同时,大量未展业机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私募行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备案通过率大幅降低,主要是过去私募基金野蛮蓬勃发展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现在协会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和难度,为行业的发展降温,净化行业环境。”优选财富董事长张虎成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私募备案登记并未停止,只不过速度放慢。业内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新规发布之后,一些私募、律师没有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导致其所上报材料不合要求,法律意见书也难以通过。例如,一些私募经营范围非专业化,包含了P2P、担保、营销策划等,而这些业务并不能被登记。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协会要求提交的法律意见书目前也存在较多问题。
之所以要提交法律意见书,基金业协会表示,是因为此前大量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欠缺诚信约束,提交申请材料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登记面临较高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引入法律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约束,本身就是私募基金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5461只,认缴规模5.34万亿元,实缴规模4.29万亿元,私募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38.99万人。“监管层会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实现对行业的有效管理,私募基金行业洗牌是必然,预计合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会大幅降低到1万家左右。对行业而言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张虎成表示,作为一名从业者,其深知行业中现存种种问题,并认为管理层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和制度,约束并规范私募管理人的执业行为,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实现私募基金行业更长远的发展是必要的。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