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解读培训心得

(2014-09-02 13:00:50)
标签:

朱雨琪

分类: 校本培训资料

2014828日,我参加了二年级数学新教材第二轮培训,听取了数学教研员章毓刚老师的讲解,获益良多。

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为“教育形态的数学”,而这一转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因此,教师研读好教材、用好用活教材,对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设计更好的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需要,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教材的编排赋予数学更强的吸引力,同时更具启发性。测量工具的从无到有,从混乱到精准就是最好的体现。

新教材的加、减笔算重视算理算法教学,更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丰富素材和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表内乘法的教学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落实“双基”,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教学思路和可操作的案例。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章老师对教材的再度提炼与开发,使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章老师引导我们从学生的问题所在寻找突破口,精讲少讲,在练习中主动发现,在发现中主动练习,将发现解决途径的任务充分交给学生,多渠道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主动求知,理解吸收,轻松且游刃有余的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已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的状况,我会用今天的收益武装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为了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本质,课程标准又提出了与内容有关的十个核心概念: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思考每个内容的教学时,都要去实现对应的核心能力。我们在思考每个内容的教学时,都要去实现对应的核心能力

计算教学要理法相融,数学语言要精准,要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的例题与练习,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踏踏实实上好每节课,知识技能牢固扎实、思想方法有所体验、学习活动经验有所感知。注重练习与复习课的设计与教学,让学生学会系统整理,实现知识同化与顺应,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养成,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最后套用一句谚语来表达我的感受:听君一番论,胜教十年书。我盼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