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2013-09-17 19:49:02)
标签:

费晓菁

分类: 外出培训、学习心得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重在启发  以人定法

                                                      小学数学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我有幸参加了临安市小学数学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活动。上午我们听了衣锦小学两位数学老师上的课,分别是一年级林军老师的《4的分成》和五年级林揆坚老师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位老师上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愧是衣锦的老师,到底是不一样的。

    一年级的小朋友,进校才第三个星期,课堂常规十分的重要。林军老师经验丰富,对待一年级的小朋友很有耐心。《4的分成》虽然很简单,大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会了,但是如何让他们知道数的意义,数的分成却很难,林军老师整节课把握的很好,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五年级的林揆坚老师的整堂课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实”。他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剪,再动手动脑中学习知识。

    下午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章毓刚老师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章老师首先强调理念引领行动。21世纪的新教师,信息时代,知识技术理念瞬间更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变化。对人的生理结构研究深入而精细(口算与笔算脑区域问题,计算失误率高的心理因素分析)不能是21世纪的教师走19世纪或20世纪的教育之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陈酒。

    教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明确教师的工作:是教学需要敬业的精神,还需要有做事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享受自我存在、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快乐。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走路,而不是领着学生走路。教师的风采:是千方百计地展示学生,而不是展示自己。教师的成功:是在每一位学生超越自己的时候。

    其实,老师就像创可贴,学生就像未痊愈的伤疤。有创可贴的学生痊愈更快,没了它,不是不能痊愈,而需要时间。老师就是为“更”这个字而存在的职业。伤口全愈了,我们会把创可贴扔掉,你可能以后再不认识她,但她却永远认识你,因为上面有你的伤的痕迹。

    郑金洲老师曾说过:教师要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在“积识”中“成智”,否则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面对明天的未来”这种尴尬的境地。省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指出:新老师要用五年的时间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章老师着重强调了数学课堂教学基本及操作策略。基本教学环节:引入、探索、巩固。

第一环节:引入或导入阶段固。

    基本方法:以旧引新、情境引入、操作引入、开门见山、谈话引入、游戏引入…… 要求做到三个字:短、平、快。

    1、以旧引新-----最传统的方法。找到新旧联系,设置悬念。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先前学习的知识、经验、基本思想方法为后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后继学习的知识是对数学知识领域的发展,能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丰富。

    2、情境引入。创设生活情境和现实背景。当数学知识与一定的现实背景结合起来,它才建立起逻辑意义,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具体情境与现实的数学知识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体验与理解。

    3、创设趣味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相对变化、新奇性的刺激物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4、操作引入。动手操作是小学最热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知慧在他的指尖上。” 通过操作活动,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从中感悟到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探索知识。

    《标准》(2001版)建议: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欲望。主动探究就是当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感知,在心理燃起“愤”、“悱”之欲之时,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手段独立或合作探索,感受、体验与悟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以人定法。一堂课应是一法为主,多法合用。方法列举:观察---感知,猜测---验证,操作---归纳,尝试---发现,自学---质疑 。无论用什么方法,数学教学要关注数学的思想方法,特别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学生发现、感悟、理解、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是不稳定和不牢固的,也可能是暂时的。这时,我们教师就有必要提供新的问题情景,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形式不同的练习,拓展知识应用的范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给予及时反馈、校正与纠错。

    1、稳固基础,体现基础性。

    2、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性。

    3、立足发展,体现开放性。

    章老师的讲座对我受益匪浅,让我这个刚踏入教师岗位的新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我会认真的消化章老师所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堂,把课堂上精上细。

                                                                     藻溪小学  费晓菁

                                                                       2013年9月1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