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连载之四十·有褒有贬的李世民民间传说

标签:
转载 |
·《三余斋随笔》连载之四十·
有褒有贬的李世民民间传说
在平度,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说很多,有褒有贬。如《李世民射泉汇大泽》: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曾率兵到山东征讨过叛将刘黑闼部,到没到过平度(时为胶水县)一带不可考。但在平度的传说中,李世民这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功绩卓著的皇帝,却与大泽山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分。故事说,唐朝初年,胶东一带连年大旱,河枯井干。恰这时,秦王李世民率部征伐刘黑闼路经东莱山(大泽山故称),他的千军万马同样遭遇了水荒。李世民心急火燎,口干舌燥,一怒之下,弯弓搭箭,朝干巴巴的飞来峰射去。部下以为秦王射到什么猎物,循向找去,见箭头射入石头半尺有余,奋力拔出,一股清泉随之喷出,渐成一溪流。李世民大喜过望,驰马绕山连射数十箭,箭箭皆有泉水涌出,诸泉汇流,山下积起一片水泽。百姓欣喜若狂,认定李世民是真龙天子,跪地山呼万岁。于是,东莱山从此改名大泽山,第一箭射出的泉,称为“射石泉”,秦兵杀过马的地方,叫“杀马涧”。何以证明在这里杀过马?因为“杀马涧”下面“楼石”附近的石头和泉水都是红色的。
这传说分明是在给李世民歌功颂德,大有皇恩浩荡、念念不忘之情切。而另一个关于李世民的传说就大相径庭了。
《千佛阁的传说》:平度城有句古谚——东关豆腐西关酒。此话出处得从修建千佛阁说起。相传,唐太宗带兵打仗,路过平度,驻扎城西文武二山(平度城西的文王山、武王山)。一天,太宗在山上东望胶水县城(今平度城),只见城廓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大有藏龙卧虎之势。太宗大为惊奇:“好地方!胜似我的西京长安。”转身对军师徐茂公等人说:“你们看胶水城如何?”徐某等人正要回话,忽左右来报:在山坡上捉到一个奸细,身带一宗金银和一个骨灰罐。太宗听报心中一动,便命带上审问。原来是个南方人,专门看风水找坟地,三年前来过此地,见平度城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便回家将其父母的骨灰带来,以求子孙万代荣华富贵。但因一时找不出龙首所在,无法下葬,便攀于高处察看,不巧被太宗的兵马当奸细给捉了。徐茂公问:“带这么多金银珠宝干啥?”南方人说,如果找不到龙头就变卖珠宝,于龙地之上建一佛阁,将龙压住,破其风水。唐太宗听罢大怒:“混帐,想叫你的子孙发迹,夺我的江山吗?拉出去砍了!”唐太宗砍了南方人,便命徐茂公查明龙首位置,又命尉迟敬德带人修建佛阁,镇住此龙,破坏风水,使此方龙虎之才永远不得出世。尉迟敬德心想:“一佛法力怎及众佛法力大?干脆修它个千佛阁吧!”又一想:“如此还是不安,千佛阁修成了,只能镇住龙头,龙头镇住了,龙尾还会动的,不如再修一阁,把龙尾也镇住得了。”于是,东关修了个千佛阁,西关修了个西大阁。阁成之后,唐太宗放心地领兵打仗去了。打那,千佛阁附近的人们做起豆腐来了,人们说这是压出龙脑来了;城东河头村做的挂面闻名遐尔,人们说这是压出龙须来了;千佛阁里面的人好多做小推车脚的,人们说这是压出龙爪来了;城西西大阁附近的人们,基本上家家酿酒,生意兴隆,人们说这是压出龙尿来了。东西两关的人们各操己业,祖辈相传。
后边的传说故事倒是很符合唐太宗李世民的性格和作为:他为了争夺皇位,连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和亲弟弟(李元吉)都杀得,怎能容得平度人出人头地危及他的皇位呢?
(转自:陈传瑜《三余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