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得斋主人
一得斋主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17
  • 关注人气:3,6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79)

(2018-11-05 08:13:18)
分类: 传统文化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79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79)

楚庄王

 

179)解扬赴命

 

【原文】

 

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史记·郑世家》

 

【大意】

 

郑襄公十一年,楚庄王出兵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救。大夫伯宗劝道:“上天刚刚开始保佑楚国,现在不能出兵伐楚。”于是就在民间寻找有本领的人。在霍这个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解扬的人。晋景公命令他想办法骗过楚国,让宋国不要投降。解扬故意路过与楚国关系很好的郑国,被郑国逮着后献给了楚国。楚庄王重重地赏赐了解扬,相约让他与本来的意思相反,让宋国快点投降。经过了多次的要挟,解扬才答应。于是,楚庄王让解扬站在车的顶子上面,向宋国的军队喊话。解扬没有按照与楚国的约定,而传达了晋国国君的话,说:“晋国正在准备全国的兵力驰援宋国,宋国尽管很危险,但是千万不要投降楚国。晋国的军队马上就要到了!”楚庄王听了勃然大怒,要马上杀死解扬。斜阳说:“国君能下达命令叫做‘义’;臣子能够执行命令叫做‘信’。我接受晋君的命令出国,可以死,但不可以使晋君的命令有更改。”楚庄王说:“你已经答应我了,现在你这么做就是对我的背叛,你的信义在哪里呢?”解扬回答说:“我答应您的原因,就是想完成我国国君对我的命令呀。”临就义的时候,解扬又对周围的楚军说:“作为臣子,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尽忠而死的人!”这时,楚庄王的弟弟们都替解扬讲情,请求赦免了他。于是楚庄王真的赦免了解扬,并让他回到晋国。晋景公加封解扬为上卿。

 

【心解】

 

“解扬赴命”这段典故,其实说了一个道理,就是任何矛盾的双方,尽管他们的目标利益是截然相反、相对的,但是对于某些是非标准的认同却基本一致,解扬为了完成任务,故意让郑国逮着,经过郑国来到楚军,又假意接受了楚庄王的赏赐,答应替楚庄王向宋国军队喊话,以动摇军心。一旦可以直面宋军,解扬背楚约,真实地传达了晋景公的意思。面对死亡,解扬慷慨陈辞,不辱使命。尽管楚、晋两国在伐宋与救宋问题上尖锐对立,但是楚庄王还是很赞成、甚至欣赏解扬为人臣者忠君不二的义勇。在我们朋友间日常的交往中,品质高尚的人永远受人尊重,尽管有可能是对手,也不影响对人品的信任;相反,品质低劣的人,即使是朋友,也要随时提防着。所以,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