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得斋主人
一得斋主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17
  • 关注人气:3,6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77)

(2018-11-03 08:28:47)
分类: 传统文化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77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177)

楚灵王

 

177)周不爱鼎,郑不爱田

 

【原文】

 

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对曰:“周不爱鼎,郑安敢爱田?”

《史记·楚世家》

 

【大意】

 

楚灵王说:“从前,我的先祖伯父昆吾,居住在旧许,现在郑国的人占有了那里的田地,不归还给我。假如我现在找他们索取,他们能还给我吗?”析父回答说:“如果周天子为了讨好您,连鼎这样的重器都舍得,一个小小的郑国怎么敢赖着那块儿田地不给您呢?”

 

【心解】

 

很明显,楚灵王担心的有两件事:一个是“筚路蓝缕”里面讲的周天子赏赐宝鼎,齐、晋、鲁、卫国都曾经受过封赏,唯独楚国没有,能不能受到与那几个国家一样的待遇;二是“旧许”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楚国的,后来被郑国占领了,现在想讨还,人家肯不肯同意。析父的一段话话,重申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想成功地解决这两件事情,重要的在于着手的顺序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向周天子讨封赏这件事,如果周天子痛快地满足了楚国的要求,赏赐了宝鼎,那么,这件事的本身就已经为解决郑国归还占地提供了巨大的威慑力量,郑国还地是水到渠成的事。假如顺序倒过来,先解决郑国的问题,再考虑周天子的封赏,那么郑国这一关恐怕很难过,周天子那儿也干脆甭想。

 

当有两个以上的问题纠结时,解决问题的顺序是成败的关键,顺序对了,解决了一个问题。连带着第二个问题也迎刃而解,这叫“事半功倍”;反过来顺序颠倒了,费了很大的努力,很可能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这是不是“事倍功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