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熟语解释 (24)

分类: 语言文字 |
中华熟语解释 (24)
461、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462、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463、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464、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465、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466、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467、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468、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469、磨而不磷,涅而不缁(zī)——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470、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471、抹一鼻子灰——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472、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47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474、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475、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47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77、难于上青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478、泥菩萨过江——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479、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480、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