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熟语解释 (22)

分类: 语言文字 |
中华熟语解释 (22)
422、烈火见真金——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42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424、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425、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426、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42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428、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429、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
430、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431、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432、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433、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434、鹿死不择音(荫)——指庇荫的地方。音,通“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43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43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437、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438、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439、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440、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