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徐福故里“四说”中有“平度说”(之一)

(2017-10-22 09:55:47)
标签:

转载

 徐福东渡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率文武百官东巡琅玡(今山东胶南琅玡镇)“齐人徐()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数千童男女求之。”秦始皇同意了徐福的请求,派他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求长生不老药。

 同书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来到琅玡,再次见到徐福,“徐福等人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入海采药,这次配备了强弩射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记载了新的情况。将军伍被与淮南王刘安谈论徐福入海采药这件事,书中记载徐福对秦始皇说:“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然。汝何求?曰:愿求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徐福以谎言欺骗秦始皇,“秦始皇大悦,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是说徐福最后一次入海的事,虽然与先前记载不同,但司马迁也作了如实的记载。

 徐福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属于中国文化圈的成员之一,今日的日本文化,中国文化的遗存仍然十分厚重。而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徐福是一位先驱者。日本的一部分人,把徐福奉为祖神,自认是秦代中国移民的后代。

 关于徐福的故里究竟在哪里,长期以来一直是个争论不休而又没有定论的问题。笔者偶尔在网上读到了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永先先生《徐福东渡研究综述》一文,其中的第二部分《徐福故里的不同意见》中的“四说”中有“平度说”,敝乃平度人,出于乡情,故而将该文的相关内容录于下,以飨读者,亦可为热心于徐福故里的研究者提供些许参考。

 以下为李永先研究员大作原文,笔者仅作了个别字词句的订正而已。

 

 关于徐福故里,过去一直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随着中日韩邦交的正常化,徐福故里的研究引起了重视。近些年来,这个问题成了学术争鸣的焦点,主要有四种不同意见:

  (一)江苏赣榆说。八十年代初期,江苏省赣榆县从地名普查中得知金山乡徐阜村原名徐福村,有人查阅了地方志和若干家谱,得知确实有的地方志和家谱写着徐福村。于是有人便说:徐福故里应为江苏赣榆县徐阜村。1987年召开了徐福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徐福研究论文集》,李一氓题写书名,赵朴初为徐阜村题写了“徐福村”村名碑。国内外报刊纷纷报道,影响挺大。日本佐贺、新宫派代表团前去访问,金山乡徐阜村正式改名为徐福村,金山乡改名为徐福镇。

 赣榆说的主要根据是:1、明清时即有徐福村名。清嘉庆版《赣榆县志》及《海州直隶志》记载:赣榆县徐阜村亦写作徐福村。清乾隆十年续修《张氏家谱序》说:“我族自明初渡海而西迁赣邑,有住于白兔庄者,有栖居于徐福村者。”据此认定明初即有徐福村名。2、徐阜村的韦、王、刘氏,据说原来都姓徐,因为徐福东渡后,怕采药不成被处以灭门之罪,徐姓遂改为韦、王、刘姓氏。但是,他们的族谱没有文字记载。3、徐阜村有处祭祀的庙,传说是后人因徐福东渡未归而修建的一座怀念徐福的徐福庙。相传到宋熙宁二年(公元1070年)改建为兴会(国)寺,后又演变为牛王庙、关帝庙。4、徐阜村附近是汉赣榆县文化遗存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兴会寺前原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树龄在2000年以上。兴会寺后面,1977年出土汉代小口深腹圆底铁釜和细绳纹陶罐。这里还出土一些经初步鉴定为汉代的布纹板瓦。(罗其湘、汪承恭《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刊于《光明日报》1984年4月18日)

 他们还指出:《史记》记徐福为齐人,他出生于秦统一前的战国时期,经历了战国、秦两个朝代。战国时赣榆属齐地,秦时属琅玡郡。徐福故里是赣榆,和《史记》记载的齐人是相吻合的。过去根据《汉书·地理志》所载,赣榆县的建制最早始于西汉。现在,根据陕西秦始皇陵西侧出土的秦赣榆刑徒墓葬瓦文:“赣榆距”、“赣榆得”这一消息,赣榆县应为秦设县,属琅玡郡。

 他们进一步指出:秦始皇东巡曾两次经过赣榆,赣榆以东之秦山岛,传说有秦始皇碑、神路、棋子湾、授珠台秦代传说遗迹。秦始皇在赣榆首先见到了徐福。(王建成《赣榆为徐福故里考》,收入《徐福研究十年》,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赣榆地方,战国是否属于齐地,秦代是否属于琅玡郡,学术界有不同意见。主张徐福故里赣榆说者认为:赣榆为秦设县,属琅玡郡,战国时属齐国疆域。主张徐福故里为其他地方的学者认为:《汉书·地理志》和《赣榆县志》记载赣榆为西汉设县是对的,其地在战国时,原属于越、莒、鲁,以后又属于楚。

 (二)琅玡说。秦琅玡郡治在今山东胶南琅玡镇。《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和日本《大汉和辞典》“徐(福)”条说:“徐(福),琅玡人。”《辞海》还注明为今山东胶南。1995年山东胶南市召开琅琊暨徐福研究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琅玡与徐福研究论文集》,书中论文指出:《史记》所写徐福先后两次见秦始皇都是在琅玡。徐福如果不是琅玡人,他就不会在琅玡上书秦始皇,请求入海寻三神山取长生不死药。琅玡还有一个著名的方士安期生,也是见过秦始皇的,也自称曾在蓬莱仙山居住过。可见琅玡是当时方土比较集中的地方。《列仙传》记:“安期生,琅琊阜乡亭人也,卖药东海边,秦始皇请语三日三夜,赐金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一双为报日:‘千岁后求我于蓬莱山下’。”《汉书·蒯伍息夫传》载:“初,(蒯)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而项羽欲封此两人(指安期生、蒯通),两人卒不肯受。”汉武帝时的方士“申公,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申公是安期生的学生。他们和徐福一样,都是当时有名的方士。

 琅玡是齐八神主之一的四时主的祭祀地,是秦始皇东巡行经次数最多,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秦始皇第一次来琅玡,“便大乐之,留三月。”琅玡是东方主要海港之一,曾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建立都城的地方,是以富饶而闻名天下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完全具备出现徐福这样人的条件。

 琅玡附近有众多的徐福传说遗迹。

 斋堂岛、沐官岛:琅玡湾中的两个小岛。传说斋堂岛是徐福东渡前率童男女在此斋戒的地方。沐官岛是徐福东渡前率童男女沐浴的地方。

 徐福岛、登瀛村:徐福岛在秦时为琅玡郡属地,与徐山隔海相望,现属青岛市崂山区管辖。《即墨县志》、《胶澳志》记载:徐福岛,相传徐福东渡前在此求仙,即在做准备工作。离徐福岛最近的大陆村庄名登瀛村,相传为徐福率童男女登船东渡瀛洲(日本)的地方。

 徐山:《隋书·地理志》即记有徐山之名,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辛安镇,秦时为琅玡郡琅玡县辖地。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引《三齐记》说:“秦始皇令术士徐(福)入海求不死药于蓬莱方丈,而福将童男女二千人于此山集会而去,因名徐山。”元人于钦《齐乘》也记:“徐(福)将入海会于此。”《胶州志》、《胶澳志》、《灵山卫志》都有相同的记载。(张树枫、龚振河《徐福当属琅琊籍》,收入《琅玡与徐福研究论文集》,华夏(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