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科举作弊手段不比现代差

(2017-06-08 05:58:10)
分类: 历史迷雾

古代科举作弊手段不比现代差

 

再过几天,高考就要来了,在这场“史上最严”的考试中,考生们就不要心存侥幸了,还是老老实实靠自己的实力考试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考试中,作弊时有发生,而且为了不被发现,作弊者更是绞尽脑汁,发明出了各种办法。

 

古代科举作弊手段不比现代差

古人也会面临考试,最重要的莫过于科举了。为了能够在这场决定自己命运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古人们也是使出了各种作弊绝招。那么,古人在考场中的作弊方式有哪些呢?

总结下来,古人作弊大概有这几种类型:打小抄、找人替考、冒籍以及走后门。

“打小抄”这个手段可谓是古今通吃,古人用,现代人也在用。古人有一种作弊工具,叫做《四书典仓》,就是把四书的主要内容都抄写在一个很小的册子上,这个册子长约八九厘米,宽约五厘米。古代可没有缩印技术,为了能够在小册子上写更多的内容,古人就会用专门特制的“鼠毫”笔誊写,这样就能把字写的比较小了。

除了小册子,古人还会夹带各种小纸条。以前科举考试时考生可以携带食物、蜡烛等东西进考场,所以有的考生就把小纸条藏在馒头或者蜡烛里,以此来躲过考官的检查。当然,还有更直接的,把小抄缝在衣服的夹层里带进考场。为了将小抄带进考场,古人也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替考”就是找另外一个更厉害的人来替自己考试,如今人们发明出了各种可以检查身份的工具,想要替考已经很难很难了,不过古人就没有这么高端的技术了,所以替考也就更容易。据新唐书记载,温庭筠就曾经多次替别人参加考试。

再来说一说“冒籍”,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宋代以后的科举考试中,因为宋代以后,科举实施固定解额制、分区取士制和分省取士制,就是类似于现在高考每个省份录取人数有一定限制一样。所以有的考生就会去偏远的地方参加考试,这样考中的几率就会更大。其实如今也有相似的情况,就是高考移民,说到底这都是教育不公平造成的。

最后就是“走后门”了,有些考生自己实力不行,奈何人家家中要么有钱,要么有权。他们就会托关系、走后门,或者是向考官行贿。有些考官不能做到公正廉明,就会把考题提前泄露出去,或者是在最后批卷的时候给予额外照顾。这些个考生就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势。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些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人的一生,为了在这些考试中获得优势,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所以才出现了如此多作弊的花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