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悲惨的明代爱国名妓柳如是

分类: 历史迷雾 |
身世悲惨的明代爱国名妓柳如是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幼年不幸,身世不清(初生地有浙江嘉兴与江苏吴江等说,扑朔迷离,今殊难考据。至于柳如是何故沦落风尘,有周采泉臆测“歹徒所掠”说,并无实据)。幼年卖与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明崇祯四年辛未14岁时,有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初为周府妇人侍婢,得周老夫人欢心,后周道登强索为妾,未及一年,因周府群妾加害,几被处死,周老夫人阻而逐出周府,卖于娼家。
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常着儒服男装,文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钱谦益答应以正妻之礼迎柳如是过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缡,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传为一时佳话。明亡,柳劝钱殉节,钱推托不允,如是奋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钱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河东君投缳自尽,得年四十又六。
柳如是死时,她与钱谦益生的女儿这一年十七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她女儿在书案里翻出母亲的遗书。遗书写道:“我来钱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今竟当众被凌辱,娘不得不死。娘之仇,女儿当同你哥哥一起出头,拜求你父亲知道。”
后世人对于柳如是的老公钱谦益的评价是很低的。认为是明朝最没有骨气的人物,连他的老婆柳如是都想自杀殉国,而他能苟且偷生,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一个文人。当然也就是他的苟且偷生,让他在明清两代都能做官。后世有人写诗讽刺”千古忠良钱谦益,头皮甚痒水太凉”。作为“两朝忠良”自然入了明史与清史,两史对他的评价侧重点不同;《清史列传》则着重于他的人品。“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对钱谦益几乎是破口大骂,不仅怒斥其“有才无行”、“不齿于人类”,赋诗一首大加嘲讽: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坚决将其列为《明史·贰臣传》之首,乾隆的诗词水平不敢恭维,但对钱的鄙夷之情却是溢于言表。后世儒生谈起钱谦益的时候,也大多沿用了乾隆的“有才无行”的这一评价,以示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