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用谦词

分类: 谈天说地 |
中国古代常用谦词
1、“家”字族:
2、“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字族:
表示冒昧地请示别人: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家”字族: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10、“见”字族: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古代的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得人惠顾说“借光”,归还物品说“奉还”,未及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请人勿送说“留步”,对方到场说“光临”
接受好意说“领情”。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
自己住家说“寒舍”;女士年龄称“芳龄”;称人女儿为“千金”;
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协助说“费心”;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麻烦别人说“打扰”;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请人决定说“钧裁”;接受教益说“领教”;谢人爱意说“错爱”;
受人夸奖说“过奖”;交友结亲说“高攀”;祝人健康说“保重”;
书信结尾说“敬礼”;问候教师说“教祺”;致意编辑说“编安”。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住址说“府上”;初次见面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称人夫妇为“伉俪”;
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人“高足”;平辈年龄问“贵庚”;
“别”之雅语
分手辞别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
挥手告辞曰“挥别”;亲吻离去曰“吻别”;叩拜辞行曰“拜别”;
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
离别留言曰“留别”;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
不愿分别曰“惜别”、“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长别”;
永久分别曰“永别”、“诀别”。
“笔”之雅语
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
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
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
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
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
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
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话叫“余笔”,
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
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
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
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
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
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