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史上中过进士的皇帝都是谁?

分类: 历史迷雾 |
科举史上中过进士的皇帝都是谁?
而科举史上,中过进士的皇帝,倒有两位,还都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帝王。
一位是西夏神宗李遵顼,他是西夏宗室齐国忠武王李彦宗之子。
状元皇帝西夏神宗李遵顼
史书记载其人,“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纯祐廷试进士,唱名第一,令嗣齐王爵。未几,擢大都督府主。”说他在夏桓宗李纯祐在位的天庆十年(1203),廷试进士第一名,成为当年西夏的文状元。之后更袭爵齐王,被委任以大都督府主之职,逐步掌握了军权。几年后,夏襄宗李安全因怨废桓宗自立,在位时深陷内忧外患,国势积弱引发国人不满。李遵顼借机于皇建二年(1211)发动政变,废襄宗自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
不过自古状元成名者寥寥,多是做的文章却并非治材,李状元也就是夏神宗亦未能免俗,他恃才傲物好似当年的隋炀帝,以为自己天下第一聪明而从不听谏言,最终夏国在他的统治下日渐衰弱。在位末年,他为平民怨退位做了太上皇,但仍在幕后操纵儿子献宗施政。1226年,西夏乾定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成吉思汗讨伐西夏的大军逼临西夏首都中兴府,太上皇神宗和儿子献宗相继惊忧而死,侥幸躲过了亡国之痛。半年后,西夏灭亡。
后人仿作的榆林窟《西夏王供养图》
另一位进士皇帝,是文治武功皆可称赞的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翰林进士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辽史》对其出身,只有简单扼要的记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登天庆五年进士第,擢翰林应奉,寻升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由此可见大石出身皇族远支,比刘皇叔与汉献帝的关系近不了多少。他的父祖在史书上并无任何记载留下,推测可能是十分疏远的耶律族系。契丹族只有耶律和萧氏两个姓氏,所以耶律大石并未因和皇帝沾亲,就可以夤缘显官,他依然需要靠读书仕进,才能进入辽朝的统治阶层。史称他“通辽,汉学,善骑射”,这都说明幼年时期的他曾刻苦学习,因而通晓契丹和汉族文化,同时又精通军事骑射,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俊杰。
基于少年时努力得来的基础,他顺利的成为辽国新贵,官职翰林。辽金攻战之际,他又率军与金军周旋多处,还在燕京拥立北辽宣宗,大败趁火打劫的宋军童贯部队。北辽为金军攻灭后,他被俘假降乘隙逃归辽天祚帝,继续带兵抗金。后因拥立北辽宣宗被天祚帝猜忌,带200骑徙居漠北。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收集契丹及漠北诸部丁壮,带领区区数万人,辗转完成了西迁建国的大业,打败西域诸国包括如日中升的塞尔柱帝国大军,在远离潢河家乡的遥远的西方,重建了辉赫一时的契丹帝国。西辽政权在西域统治期间,仍袭用辽朝的汉文汉制,把中原汉文化远播西域,为中华民族内部的文化融合做出了极大贡献。以至百年之后,人尤思之。
中亚古城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