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五大类

分类: 艺术欣赏 |
中国古典家具五大类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床榻类、桌案类、椅凳类、柜架类、杂项类。
椅凳类
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爲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后经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爲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等造型。
椅
中国古代椅子,主要从唐以后出现,而椅子主要也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后直呼爲椅子。其中椅子主要种类:交椅、太师椅、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①交椅
②太师椅
③官帽椅
④圈椅
⑤玫瑰椅
⑥灯挂椅
⑦皇宫椅
⑧宝座
桌案类
桌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较高,是中国礼仪文化之邦传承的产物,也是礼仪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中国的古代,对桌案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
按生活习惯和用途,中式桌案类家具大致分为:供桌、方/圆/月牙桌、几案、其他等。
供桌、供案
供桌、供案多陈设在寺庙、宗祠、家祠、客厅正堂等处,是用于供奉、祭祀先人、先烈的专用家具。
八仙桌方桌古时主要摆放在客厅正堂朝南位置,桌后配供案或供桌。四边长度相等的桌子称为方桌,方桌有大、小之分,大的称“八仙桌”,可坐八人;小的称为“四仙桌”可坐四人。
圆桌是厅堂中常用的家具,一张圆桌和5个圆凳间组成一套,陈设在厅堂正中,颇显雅观。圆桌一般情况下属于活动性家具,常用以临时待客、家宴宴饮(但不用于重要的礼遇接待)。
月牙桌(简称半圆桌),由两片拼合,两片拼合的圆桌通常被人称为月牙桌。月牙桌灵活、秀气,平时可分开对称摆放,多在寝室和较小的场合使用。可靠墙或临窗,上置花瓶、古董等陈设品,别有一番风味。
用途大都与文人雅士有关,相比供桌案和方桌要文雅得多。这类家具与以摆放物品爲主的桌案类家具有一定的区别,和椅类家具搭配摆放的多些,是供人作画、看书、写字与办公的家具。
属于配属家具,主要应用于桌案、供奉的配属,有时也可当作放置花草盆景的承放类家具使用。
凡不归以上四类的家具均属于该类,种类名目较多。主要有花园桌、摆桌等。
床榻类
床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按材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
拔步床
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或称“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种功能齐全的床。床下有一木制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并镶以木制围栏,使床前形成一个浅廊,中间为床的门户,两侧可放置小型家具及杂物。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因床顶有架,故名架子床。这种床一般四根立柱,床面两侧和后面半月有围栏。
罗汉床是由汉代的榻逐渐演变而来的。榻,本是专门的坐具,经过五代和宋元时期的发展,形体由小变大,成为可供数人同坐大榻。
又称“美人榻”,古时专供妇女憩息,榻面较狭小,制作精美,形态优美,是榻中极为秀美的一种,其用料也极爲讲究,床上彩绘雕刻显得雍容华贵。
柜架类
从功能上区分,中国古典柜架家具大致可分为四类:卧室类:顶箱柜、官帽柜等;书房类:万历柜、网背书架、门书柜、千秋书架等;珍玩类:多宝格、珍宝柜、博古柜等;厨房类:亮格柜、碗橱等。
顶箱柜
顶箱柜是中式家具中的大件。出现在明后期,盛于清代。由顶柜和底柜两部分组成,可为一对组合排放,也可拆分爲左右各一。
架格是一种没有门,被隔板分成数层的家具,用于室内陈设物品。其功能主要供存放物品用,有些依据书体规格制造的称之谓书格或书架。
大小头圆角柜,源于在圆角柜的基础上进行“上小下大”的一种造型柜子。柜帽转交处多削去方棱,遂成圆角。
亮格柜是明式家具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书房内常用家具,集柜、橱和格三种形式于一器。通常上层是没有门的格架,齐人肩或稍高,用以陈放古董玩器,便于欣赏;下层为对开柜,用以存放书籍,中间平添二或三个抽屉,又有橱的功能。
闷户橱是一种具备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的家具。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个抽屉的称之为连二橱,三个抽屉的称之为连三橱,还有四橱的,不管二屉、三屉还是四屉的,总起来都叫做闷户橱。
其他类
按照杂项类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爲以下“四个类别”:-置物类:书箱、衣箱、官皮箱、百宝箱、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盘、提盒等;-屏风类:地屏、床屏、梳头屏、灯屏、挂屏、曲屏风等;-架具类:衣架、面盆架、镜台、烛台、承足(脚踏)等;-摆件类:笔筒、墨盒、棋罐、瓶座、碟架、烟具、雕件等。
置物类
①书箱
书箱是古代书香门第不可缺少的一样家具,文人可以用它盛放书籍,又可以用来外出时携带书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官皮箱是女子存放梳理和化妆用品的小箱子,并非官用,亦不是皮制,它形体不大,但结构复杂,是从宋代镜箱演变而来的一种体量较小制作较精美的小型庋具。
印匣为存放印章之用。
都承盘又称“都丞盘”、“都盛盘”或“都珍盘”,均寓一盘而承置多种物品之意,是过去文人雅士陈设小件文玩器物和文房四宝的一种案头小型家具,它的功用是将杂乱无章的文件、小件归置齐整,还可用以递茶端酒招待客人,既可观赏,又有实用价值。
提盒为古人存置物品之器,因其以提梁托盒而被称之为提盒,精制器盒多为古代大户人家所置。此器古已有之,但形制至明代长方形提盒样式基本固定下来,为送食品及其它小型货物所备。
中式屏风的种类有地屏、床屏、梳头屏、灯屏、挂屏、曲屏风等。
①地屏分为座屏和落地屏,形体大,多设在厅堂,一般不会移动。
①衣架是用来搭披衣衫的架子。
古时候没有自来水盥洗室,一般都是用面盆架的,年纪在五六十岁以上的小时候都用过或者见过。面盆架有高低之分,有三足、四足、五足和六足等不同形制。
镜台,是家具的一种,也称“鉴台”。镜奁很大,并可以储藏装饰品,上可架镜,故名镜台。
红木摆件就是用红木制成的“红木小件”,又称“摆件”。
“红木小件”采用小块红木,通过锯、刨、拉、凿等工艺,运用传统的镂雕、圆雕、深浅浮雕及线刻等技法,以山水、云纹、花鸟、瓜果、蔬叶、虫鱼等爲题材,雕制成文房用品(如笔筒、墨盒等)、棋罐、瓶座、碟架、烟具、花插、雕件等,是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工艺雕刻珍品。
它们小巧精美,风格雅致,经过细致的打磨揉饰,闪耀着宝石似的光泽,深爲人们所喜爱,形状题材不一,本文就不一一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