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清廉吏阎敬铭为何写下《不气歌》?

(2015-11-18 04:08:00)
标签:

阎敬铭

皮箱

廉吏

军机处

内务府

分类: 历史迷雾

晚清廉吏阎敬铭为何写下《不气歌》?

 

 

晚清廉吏阎敬铭为何写下《不气歌》?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清代朝邑县(今属大荔县)人,清光绪皇帝时东阁大学士,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署山东盐运使,山东巡抚等。1882年调任户部尚书,1883年充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协办大学士,1885年授东阁大学士。1892年卒后追赠太子少保,谥“文介”。
    阎敬铭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潮流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

阎敬铭清廉,有这么几则小故事。

      他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乎,以致出门在外,人们竟不知他是朝廷大员。而且不论在哪里任职,阎敬铭总是把自家的纺布机安装在衙署大堂后面,让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暗中讥笑他。可阎敬铭却以此为荣,他常常指着身上的棉袍向僚属炫耀说:“内中之絮,内人所手弹也。”

      阎敬铭做山东巡抚时,曾经请学政来家吃饭,青菜白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中间加一碟烧饼。饭菜上齐,阎敬铭拿起烧饼,掰开就吃,津津有味。那学政面有难色,阎不以为意,频频相劝,最后在阎敬铭的热情鼓励下,勉强吃了半碗米饭。学政回去对人说,他哪里是在请客,简直是在祭鬼。

      还有一次,他母亲过六十大寿,阎敬铭所准备的,只有两斤猪肉,这事让人笑话了好多年。

      正因为他是一个出奇的俭朴之官,他和周围的人事关系才相当尴尬。

      阎敬铭做山东巡抚时,因为自己的廉洁,别人也不敢贪污,可手下见其他官员都灰色收入多多,一个个都不甘心呀。于是一个个向他嚷着:“我们都穷死了,连饭都吃不上。”阎敬铭从怀里掏出烧饼,对手下说:“你不是没饭吃吗?给!吃我的。”手下一看不做声了,而这个时候,阎敬铭旁若无人,大嚼大咽。以致后来,在阎敬铭要调到军机处的消息传出后,军机处的很多人不愿与他共事,纷纷要求调走。

      《南亭笔记》也曾记载,阎敬铭做军机大臣的时候,见内务府承办一百个皮箱,每箱报价银子六十两。阎敬铭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就试着代我买一百个。”第二天,阎敬铭拿着银子去市场上购买,不料皮箱店居然全部关门,阎敬铭好生奇怪,问皮箱店的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昨天有太监来吩咐,半月内不准开张交易,如有违反,必将货物打成粉碎。”阎敬铭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带信到天津赶紧买了送到北京。不想半月过去,竟然事情没有办成,原来送信的亲随也被内务府用一千两银子买通,早已逃之夭夭。

      慈禧为了享乐,要修圆明园,可阎敬铭觉得国家正困难,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说“治以节用为本”。这让慈禧太后很不高兴。而且阎敬铭在军机处因为受了小人气,把当时的军机大臣还给辞了,专管财政,谁也别想乱花一分钱。可慈禧是谁啊?你敢在我面前扣?找了个小茬,就将阎敬铭罢官了。后来,怕对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又给他官复原职,可阎敬铭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恩宠和信任,还有什么好干的呢?除非事事顺从。可这实在窝心,还不如眼不见心为净,他递交辞呈,回老家养老去了。

      回到老家,也不得清净,因为拒绝了一些亲友非分的要求,常受亲友的埋怨和记恨。一天夜里,无奈之下,写了一首《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时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倘若不消气中气,诚恐因病将命弃;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气不顺时,他便念叨自己的《不气歌》。 

 

晚清廉吏阎敬铭为何写下《不气歌》?

晚清廉吏阎敬铭为何写下《不气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