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故里“四说”哪个最贴谱?

标签:
科学籍贯尚书徐福村盖以 |
分类: 历史迷雾 |
徐福东渡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文武百官东巡琅玡(今青岛黄岛区琅玡镇)“齐人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数千童男女求之。”秦始皇同意了徐福的请求,派他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求长生不老药。
同书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来到琅玡,再次见到徐福,“徐福等人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话,第二次派徐福入海采药,这次配备了强弩射手。
徐福以谎言欺骗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徐福去了哪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去了日本。日本属于中国文化圈的成员之一,今日的日本文化,中国文化的遗存仍然十分厚重。日本的一部分人,把徐福奉为祖神,自认是秦代中国移民的后代。
关于徐福的故里究竟在哪里?主要有四说:
江苏赣榆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江苏省赣榆县从地名普查中得知金山乡徐阜村原名徐福村,于是有人便说:徐福故里应为江苏赣榆县徐阜村。1987年召开了徐福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徐福研究论文集》,李一氓题写书名,赵朴初为徐阜村题写了“徐福村”村名碑。国内外报刊纷纷报道,影响挺大。日本佐贺、新宫派代表团前去访问,金山乡徐阜村正式改名为徐福村,金山乡改名为徐福镇。
此说明显牵强附会,大有蓄意炒作之嫌。
琅玡说。秦琅玡郡治在今山东胶南(今青岛黄岛区)琅玡镇。《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和日本《大汉和辞典》“徐(福)”条说:“徐(福),琅玡人。”《辞海》还注明为今山东胶南。1995年山东胶南市召开琅琊暨徐福研究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琅玡与徐福研究论文集》,书中论文指出:《史记》所写徐福先后两次见秦始皇都是在琅玡。徐福如果不是琅玡人,他就不会在琅玡上书秦始皇,请求入海寻三神山取长生不死药。
琅玡附近有众多的徐福传说遗迹。
斋堂岛、沐官岛:琅玡湾中的两个小岛。传说斋堂岛是徐福东渡前率童男女在此斋戒的地方。沐官岛是徐福东渡前率童男女沐浴的地方。
徐福岛、登瀛村:徐福岛在秦时为琅玡郡属地,与徐山隔海相望。《即墨县志》、《胶澳志》记载:徐福岛,相传徐福东渡前在此求仙,即在做准备工作。离徐福岛最近的大陆村庄名登瀛村,相传为徐福率童男女登船东渡瀛洲(日本)的地方。
徐山:《隋书·地理志》即记有徐山之名,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辛安镇,秦时为琅玡郡琅玡县辖地。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引《三齐记》说:“秦始皇令术士徐(福)入海求不死药于蓬莱方丈,而福将童男女二千人于此山集会而去,因名徐山。”
此说只能证明徐福曾在此活动过,但无论如何也无法证明:这里就是徐福故里。
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徐乡说。上世纪50年代末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编写的《山东通史》(初稿)中即提出:徐福是山东黄县人,徐福船队自登州沿海一带渡海赴日。1990年和1991年,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支持下,龙口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徐福籍贯学术讨论会和徐福学术研讨会,先后出版两本《徐福研究》论文集。已故著名史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为龙口市题写了“秦方土徐福故里”碑文和“徐公祠”匾文。他们认为徐福是秦齐郡黄县徐乡人,根据是:《汉书·地理志》有徐乡。《齐乘》说:徐乡“盖以徐福求仙而得名。”徐乡原名士乡,因徐福求仙而改名徐乡,徐乡是徐福的故乡。
此说,以徐福求仙之地,而断定此地就是徐福故乡,存在明显的逻辑混乱。
以上三说皆牵强,有附会之嫌,唯“山东平度徐福村说”最接近史实。
《平度州志》、《莱州府志》记载:“李仙乡领社十二,曰李仙庄……曰徐福社。”民国版《平度县志》载:第一区徐福乡辖五村。光绪版《平度志要》记载:秦始皇派徐福往日本求长生不老药,耗资巨大,并带有童男女各500人,从丽山老子隐居过的仙人洞,取走古本《尚书》百篇,由蓬莱山出发到日本。汉代人为纪念徐福,以人名取村名,以徐福为即墨(治所在今平度境内古岘镇朱毛村)人。即墨古城是齐之下都,经济文化发达,徐福做为方士、星相学家、航海家其幼时教育很可能在即墨古城完成,纵观齐国,沿海一带只有即墨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徐福社、徐福乡现演变为徐福村,位于今平度市城关街道,距城十余里。现有住户125户,徐姓早已搬走,现住户冷姓为明代洪武二年迁来。该村旁边有秦始皇东巡驰道遗址。村北五里的丽山仙人洞,因地震塌方,洞口已盖死。此处有明代石刻,文不清。村中老人谈,该村为徐福父亲徐猛所建。1938年日军占领平度城,日本军人来此村,得知徐福村名,马上便撤走,村中有多株古树,于1958年被砍伐。(范浩儒《平度市与徐福东渡之关系》,载《中日关系史研究》1995年第二期)。自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友人多次持多张照片到徐福村寻根。据年长者叙述,徐福村早年有九棵古松,相互缠绕,从一树攀上可到达任意一棵,树上可多人下棋娱乐;现存金花山下的高基坟,内有石像、刻文,皆与日本友人的照片相印证。
徐福亦作徐巿,字军房,秦代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在齐地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生于齐王建十年(前225),幼年学习儒家学说,研习阴阳五行,习学道术及炼丹术等。成年后,以行医传道为生,随其父徐猛宦游齐国,结识许多朋友,与齐国方士侯公、燕国方士卢生均有交往。
山东平度是“岳石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证明了平度地域在商周时期进入了奴隶社会,属于东夷族生活的中心地带。夷族是一个有着古老传统的民族,传说创造八卦的太昊氏、发明历法的少昊氏、治理洪水的舜、造井的益、善于制陶并创立刑法的皋陶、发明弓箭的挥和夷牟,以及善射的羿,都是夷族中著名的领袖人物。而位于今平度古岘镇大朱毛村的故城即墨,在齐并莱之前就已存在,并莱后,又是齐国的第二大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正是即墨邑及其周边早期文明的形成,才为包括徐福在内的这些先人们提供了学习、成长、成才,以及青史留名的环境、空间和条件,而使之成为可能。
徐福故里“山东平度徐福村说”最贴谱、最合理,但也不可妄断,尚待进一步科学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