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二十二)

(2012-09-25 14:26:29)
标签:

明·冯

广笑府

陈皋谟

笑倒

文化

分类: 文海撷英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二十二)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二十二)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二十二)
 

听先生话

 

有个人酒色过度患了病,医生说:“你这是用酒、色两把斧子劈柴,身子怎能受得了?今后必须戒了才行。”病人的妻子在一旁使眼色,医生会意,便转口说:“即使不能戒色,酒是一定要戒的。”

病人说:“色伤身子比酒还厉害,该先戒色。”

他妻子忙插言道:

“郎中先生的话你不听,病怎能好?”

                              ——明·冯梦龙《广笑府》

 

在里面走

 

一女子出嫁,半路上花轿的底忽然掉了。轿夫们商量说:“新娘子没有轿走到婆家去,这太不像话;要换个轿子,转回去的路又太远。这可怎么办?”

新娘子听了说:“我倒有个办法。”众人很高兴,忙问什么办法,新娘答道:

“你们在外面假装抬,我在里面自己走。”

                              ——明·冯梦龙《广笑府》

 

不可全靠眼睛

 

有个人专喜欢听人吹捧,一个相面的知道了他的这个癖好,便登门给他相面,极力夸赞他的长相,并说:“不用别的,只消您这双大眼睛,就一生受用不尽。”

主人听了非常高兴,把相面的留在家款待了几天,最后还送了一份厚礼。相面的临走时,拉着主人的手说:“我还有句话,您也应记着。”主人问什么话,相面的说:

“您也得找点活计干,不能全靠这双眼睛。”

                              ——明·冯梦龙《广笑府》

 

楚中二督学

 

明嘉靖年间,楚中督学官吴小江主持考试,喜欢少年考生。古时男子成年时要行加冠礼,那些已戴了冠的考生为应合督学的爱好,常去掉帽子把头发梳成少年式样参加考试。有人便作诗讥笑他们说:

昔日峨冠已伟然,今朝卯角且从权。

时人不识予心苦,将谓偷闲学少年。

后来,有个叫曾省吾的到楚中任督学,他所录取的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个考生年龄已大,便去掉胡须,假装成年轻人应考,结果考了四等。四等成绩很差,按规矩要受罚打板子。因为这次考四等的人多,曾省吾便饶恕了年老的,只打年轻而又不求上进的。那个考生因为没有胡须,便也挨了板子。有人又作诗讥嘲他说:

昨日割须为便考,今朝受责加烦恼。

头巾纱帽不相当,有须无须皆不好。

                                ——明·无名氏《谐薮》

 

 

 

从前有个县尹和县丞都很贪婪,经常收受贿赂,只有主簿为官清廉。一天,三人一同饮酒。喝到半酣,县尹设了个酒令:要说《千家诗》一句,后面接两句俗语来解释诗意。县尹先领头说:

“旋砍生柴带叶烧,热灶一把,冷灶一把。”

县丞说:

“杖藜扶我过桥东,左也靠着你,右也靠着你。”

主簿听了,假托其意嘲笑他俩道:

“梅雪争春未肯降,原告一两三,被告一两三。”

                            ——明·无名氏《笑海千金》

 

老虎诗

 

明朝弘治年间,仁和的地方官很不称职。当时猎人在仁和境内捉获了一只老虎,一些好阿谀奉承的读书人便献诗祝贺,说是官府行仁政的征兆。有一位读书人叫俞珩,便作诗讥嘲道:

虎告相公听我歌,相公比我食人多。

若公今日行仁政,我已双双北渡河。

                      ——清·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

 

瘦长袜

 

古时布袜很宽大,在膝间束住,像后来的和尚穿的那样。

但有一阵子人们以穿窄袜为时髦,把长袜做得很窄,称为“笔管袜”。

有个买袜子的人要赶时髦,挑了几双,老是嫌宽。店主不耐烦了,说道:“您要想称心如意,为何不去找漆匠?”买袜人不解其意,店主道:

“您不用穿袜,只用白粉把两条腿刷白了,岂不更妙?”

                               ——清·陈皋谟《笑倒》

 

  

 

一个人在朋友面前捉了一个虱子,觉得不好意思,为了掩饰,把虱子丢在地下,吐口唾沫说:“我还以为是个虱子呢!”

朋友看了,从容地把虱子拾起来端详着说:

“我还以为不是个虱子呢!”

                                ——清·陈皋谟《笑倒》

 

  

 

 一家有一坑粪,想卖掉,要价一千钱。来了个买主,只还价五百。主人发怒说:

“哪有这样贱的粪,难道是狗拉的!”

买主辩道:

“又没吃了你的,何必这样发急!”

                                ——清·陈皋谟《笑倒》

 

插草标

 

有个人初次出来在别人家做仆人,总不好意思让人知道,怕别人笑话自己。有一次,主人出去拜客,令他手持拜帖匣跟在后面。这仆人便在匣上标一根草标,假装卖匣的样子。在街上有人想买,便冲他喊:“卖匣的,过来!”仆人便指着主人说:

“前面这位已经买了!”

                                ——清·陈皋谟《笑倒》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二十二)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二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