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十五)


聪明者不长寿
南朝齐主客郎李恕,身材矮小,却穿一件长长的袍子,卢询祖的腰很粗,却捆一条短衣带。李恕开卢询祖的玩笑说:
“卢郎腰粗带难匝。”
询祖马上反唇相讥:
“丈人身短袍易长。”
“丈人”是对老人的尊称,因李恕年纪大,所以卢询祖称的“丈人”。李恕见没难住卢询祖,便又加一句:
“卢郎聪明,必不长寿。”
卢询祖立即答道:
“我看到老大人白发苍苍,也就知道自己不算太愚蠢。”
——唐·朱揆《谐噱录》
一只凤
《论语》上记载有个楚国狂人路遇孔子时唱歌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晋初人邓艾口吃,与人说话时常自称“艾……艾”。晋文帝司马昭与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共有几个‘艾’?”邓艾立即对答道:
“楚狂人唱的‘凤兮凤兮’,指的是一只凤。”
——唐·朱揆《谐噱录》
鳖踢脚
苏东坡与司马光议论事情。司马光的说法,与东坡不合,东坡说:“您这番议论,像鳖互相踢脚。”
司马光不解其意,问道:“鳖怎能踢脚?”
东坡说:
“所以我才说您是鳖踢脚。”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方口和尖口
唐朝有个进士姓“單(单)”,他到官署应试时,官署里的人把他的姓误写成“
”。他便请求说:
“我虽然出身并不在名门世家,但姓氏也不愿被人随意改动,请为我改正过来。”
官署的人说:“方口和尖口差不多,何至于这么认真?”
那人立即反问道:
“那么,‘台州吴儿县’改成‘吕州矣儿县’,行吗?”
——宋·天和子《善谑集》
不死之药
有人献给楚王长生不死的药,有位术士把药拿来吃了。楚王要杀他,他分辩道:
“我以为它是不死之药,所以才吃了它。现在若为此而杀了我,那岂不成了杀人药了吗?”
楚王笑着放了他。
——宋·周文玘《开颜录》
水土不同
齐国大臣晏婴出使到楚国,楚王听说他机智善辩,想使他折服,便预先让人捆一个囚徒,在楚王接见晏婴时,押着这囚徒从殿前经过。楚王便问:“这是个什么人?”楚王的左右答道:“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他犯了什么罪?”左右回答说:“偷盗。”
楚王便回过头来看着晏婴责问道:“你们齐国人有偷盗的爱好吗?”
晏婴答道:
“大王肯定听说过,橘子生长在江南,到江北就变成枳,这是因为江南江北的水土不同。这个人在齐国不偷盗,到楚国来就偷盗,由此可见,是楚国的水土人情使他变成这样了吧?”
——宋·周文玘《开颜录》
“水草大王”与“夫人”
李茂真的儿子李从曮(yǎn)在凤翔当节度使。有一次,他过生日,秦凤、魏博等地的地方官都派使者来送礼祝贺。秦凤的使者长相丑陋,多胡须,而魏博的使者则白皙美貌,像个女子。饮酒时两人正好坐在一起,魏博使者开玩笑说:
“今天不幸,与水草大王坐在一块儿。”
秦凤使者当即回敬道:“夫人不要多嘴。”
众人听了,大笑不止。
——明·谢肇淛《五杂俎》
狗
国
齐国大臣晏婴身材短小,他出使到楚国,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请晏婴进去。晏婴不进小门,说:
“出使到狗国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到楚国来,不应当从狗门进。”
进宫后,楚王问晏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答道:“齐国首都临淄,繁华得很。人们的衣袖全张开就像帐篷,每个人挥去脸上的汗,就像下雨,怎么能说没有人?”楚王反问道:“那怎么会派你这样的人到楚国来?”
晏婴回答说:
“齐国派使音,有能力的人才派去见有能力的国君,无能的人派去见无能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所以派到大王您这儿来了。”
——明·郭子章《谐语》
将蝗虫押来
钱穆甫为如皋县县令。有一年天旱,蝗虫为害,而与如皋相邻的泰兴县县令却欺骗上司,说:“本县境内无蝗虫。”
不久,蝗灾大起,上司责怪下来,泰兴县令无话辩解,只好说:“我们县本来没有蝗虫,都是从如皋县飞来的。”并发文书让如皋县加紧捕捉蝗虫,勿使邻县受害。钱穆甫接到文书后,在下面写了几句话,又将文书发回泰兴。那几句话是:
“蝗虫本是天灾,并非县令无才。既从敝处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明·郭子章《谐语》
眼
热
有个叫王文成的,新近被朝廷封了爵位,同僚中有个人很眼馋。有一次,王文成入朝,戴了一顶帽子,两边有垂帛遮住耳朵。那个同僚见了笑道:“先生耳冷吗?”王文成答道:
“我不耳冷,先生眼热。”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