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迁三打祝家庄宋体杨雄石秀文化 |
分类: 文学鉴赏 |
火烧祝家店是三打祝家庄的导火索吗?
(《<水浒>百问》之七五)
翠屏山,杨雄石秀怒杀潘巧云,躲在大树后的一个人目睹了案件全过程,这个人便是时迁。时迁单单选择在杨雄杀人完毕后才现身,估计他是不想蹚杀人案件这汪浑水。时迁久历江湖,并不一定多么害怕杀人之事,不过对于一个处在强盗行列最底层的小偷来说,显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偷小摸永远难成大事,只有投奔大集团才是出路。当石秀、杨雄商量着上梁山时,时迁现身了,他打算搭顺风车投奔梁山。在一个强盗横行的社会,小偷小摸的时迁无疑是被人家看不起的,与江洋大盗相比,小偷的江湖地位更加低下,尤其是靠武力说话的梁山,更是如此。像时迁这种地位的人,上梁山谈何容易,能搭上石秀、杨雄这趟顺风车,时迁心里无疑是非常高兴的。所以当三人夜宿祝家店时,时迁显得特别殷勤,争着淘米做饭,还主动为杨、石打洗脚水,并筛酒来吃,服务可谓周到。赔杨雄、石秀喝酒没有下酒菜,时迁又暗暗把人家的报晓大公鸡给做了,来“孝敬”二位哥哥。杨雄、石秀见时迁照旧贼手贼脚,倒也没提出什么异议,表面上责怪几句,撕鸡吃鸡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来。
时迁偷鸡一节,与其说是时迁贼性难改,不如说是时迁为讨好二位哥哥而进行的才艺表演。偷鸡、宰鸡、煮鸡一条龙,时迁很为自己的服务沾沾自喜。多少年以后,时迁偷鸡一节被搬上戏台,从此一夜成名,日后甚至被誉为小偷行业的祖宗。
偷吃人家的鸡,祝家店方面自然不干,人家有后台,后台就是闻名百里的祝家庄。祝家庄,听其名便知这是一个以“祝”姓为主体的村级单位,不过这个村非同一般,有非常强的民兵武装,并与东边的李家庄、西边的扈家庄有三村联防协议。村长祝朝奉三个儿子个个功夫了得,村长助理栾廷玉更是武艺绝伦。惹上祝家庄,该着时迁他们倒霉。
时迁三个并未意识到祝家店非同寻常,其实三人一进店就看见店里插着十数把朴刀(朴刀是大刀的一种,但是和大刀相比,刀刃(即刀身部分)占的比例比较大,全长约60~150cm),每把刀上都有名字,店小二还特意做了介绍,只是时迁三人急着上梁山,没有在意罢了。为那只报晓大公鸡,店小二与时迁三个发生了争执,先是时迁耍赖“我自路上买的这只鸡”;后是石秀耍横“老爷不赔你,便怎地?”;最后杨雄也跟着耍横“不赔你,怎地争我去!”。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其实杨雄刚一进店门便给了店小二一支钗做预付款,金钗也好,银钗也罢,顶那只鸡钱足够了,倘若店小二表现好,杨雄再给他一只耳环也说不定。事实上,店小二的表现也不怎么样,鸡都成一堆骨头了,还不依不饶认死理,非那只鸡不要,赔钱也不行:“你便赔我十两银子也不济事,只要还我鸡”。并且还拿言语威胁时迁三人:“便做梁山泊贼寇解了去”。一个店伙计表现这般抢眼,自然是有祝家庄这个后台的缘故。
面对店小二的不依不饶和威胁,时迁三个自然不买账,话不投机,三人的江湖“野性”被重新唤起,杨雄、石秀打跑了祝家店保安,时迁打倒了店小二。
惹了这么大的祸,三人竟浑然不觉。如果他们及时逃走,事情还不至于像后面那么遭。问题是这三位太自信了,不仅没有及时逃走,还若无其事地坐下来吃了一顿饭,接着又是收拾行李又是穿鞋,跟在自个家似的。临走,还觉得不够解气,一把火将祝家店烧成了平地。在祝家店耽误的时间太长,三人终于没有逃脱祝家庄的报复,一场围追堵截,石秀、杨雄侥幸逃脱,功夫不入流的时迁则被俘虏。
火烧祝家店是三打祝家庄的导火索,梁山与祝家庄的矛盾从此进一步公开化、激烈化。
(本文链接: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1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