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智取生辰纲”是失败的计策?

标签:
吴用济州智取生辰纲宋体计策杂谈 |
分类: 文学鉴赏 |
为什么说“智取生辰纲”是失败的计策?
(《<水浒>百问》之三二)
“智取生辰纲”一案中,刘唐、公孙胜是发起者,晁盖是组织者,吴用是策划者,三阮、白胜是参与者。这八个人在黄泥岗兵不血刃劫下生辰纲,成为《水浒》中一段佳话。
一般人眼里,晁盖吴用等八人兵不血刃、不用一枪一弹,以两桶酒和一包蒙汗药的代价劫下生辰纲,计策可谓空前成功。《水浒》创书到现在几百年,多少年来认为“智取生辰纲”是条妙计的读者占多,大家观点出奇的一致。但仔细想,“智取生辰纲”这条计策并不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退一步讲也只勉强算成功了一半。
不可否认,智取生辰纲的作案过程很精彩,白胜卖酒表演得很到位,其他人买酒表演得也很到位。这八个人在黄泥岗成功表演了一出买卖白酒的小品,着实把江湖老手杨志给忽悠住了,杨志千小心万小心,还是把生辰纲给丢了。这不能怪杨志,要怪只能怪晁盖等人表演得实在太逼真,太精彩。黄泥岗一出戏,过程精彩,目的达到,计策可算成功了一半。
不过判断一个案件是不是成功,不仅要看过程,最重要的还要看结果。生辰纲案发不到一个月,便被济州官方成功侦破,白胜被捕入狱,晁盖等逃亡梁山,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若不是宋江及时通风报信,生辰纲案犯很可能全部被捕。这种结果能算晁盖等人成功吗?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宋代官府还没有指纹比对、DNA鉴定等技术,当时的刑侦手段非常原始落后。宋朝尽管出过宋慈这样的侦破专家,不过面对江湖上频发的抢劫案件,他老人家恐怕也会一筹莫展。这种背景下,济州官方在一个月内侦破生辰纲大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过生辰纲案的告破,不能说明专案组何涛方面多么厉害,只能说明吴用这条计策漏洞太多,给案件侦破留下的线索太多。其实何涛的侦破手段极其有限,无非就是拉网式排查,群众举报,查看客店住宿登记等。吴用等精心策划的计策,竟架不住何涛的三板斧,实在可笑。
总之,吴用这条计策很失败,作案过程精彩没有用,关键是结果,从白胜锒铛入狱,晁盖等逃亡梁山的结果看,这条计策失败得一塌糊涂,丝毫看不到智取生辰纲的“智”字体现在何处。
像劫生辰纲这样的案件,结果远重于过程,结果的失败就是整个计划的失败,说本条计策成功了一半,也只是照顾一下吴大军师的自尊罢了。
在吴用“智取生辰纲”的前一年,也发生过一起生辰纲被劫案件,那起案件的作案人员不详,不过直到水浒这本书结束,大宋朝也没能破获这起案件。两相比较,前者官府永远没能破获,后者官府不到一月便成功告破,一年前那伙无名氏的作案手段、反侦察能力,远比晁盖这伙人高明得多!
(本文链接: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1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