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俅的发迹说明了什么?

(2012-02-07 08:08:57)
标签:

高俅

梁山

《水浒》

宋体

生辰纲

文化

分类: 文学鉴赏

高俅的发迹说明了什么?

(《<水浒>百问》之六)

 

高俅的发迹说明了什么?

    高俅的发家史很让人好笑,一个连董将士、小苏学士都不敢或不愿收留的混混,为什么会在小王都尉和徽宗皇帝那里受到重用呢?

董将士只是一个开药铺的本分的小市民,在他眼里高俅这种混混是绝不敢收留在家的,影响下一代不说,还似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会儿就会爆炸;小苏学士是有名的正儿八经的文化人,在他眼里如何容得下高俅这种破浪子弟,所以不愿收留。在正经的小市民和文化人眼里,高俅一钱不值,东京城里人民甚至不容他在家宿食,请注意书里提到的“人民”字眼,人民二字很重要,它代表了基层大众的心声。

一个为人民所不容的人,在朝廷里却得到十分的重用,并且是平步青云,这样的朝廷不是黑暗是什么?这样的皇帝不是昏庸是什么?天下不乱才怪!

人们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我看未必。高俅的发家史说明了什么?不正说明了朝廷的黑暗,皇帝的昏庸吗?高俅、童贯、蔡京、杨戬之流受到赏识,又说明什么?没有昏君,何来奸臣?只是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施耐庵不便明说罢了。

金圣叹在评《水浒》时曾说,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单八人,则是混乱源自民间(乱自下作);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混乱出自朝廷(乱自上作)。金圣叹不愧是才子,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让高俅这号人出任国家高级干部,干好事未必行,干坏事却绝对在行。新官上任三把火,高俅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既不是操练士兵,也不是严明军纪,而是把跟他有过节的手下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修理了一番。其实也不是王进自己跟高俅有过节,而是王进的父亲王升曾经揍过高俅,把个高俅揍得三四个月下不来床。数年之后,高俅把这笔账算在了王进身上。王进被逼无奈,唯有离家出走,目标延安府。

后来,高俅的“兄弟儿子”(父子称呼,兄弟辈分)高衙内由于性激素分泌旺盛,看上了另一个禁军教头 林冲的夫人,高俅略施小计,生生把一个老实巴交、忍气吞声的林教头逼上了梁山。再后来,又把杨家将的后代杨志弄得流落市井街头,实在没有钱换饭吃,不得不卖刀糊口。

王进被迫离家出走,直接引出了史进,史进的出场又引出了少华山的三个黑帮头目朱武、陈达、杨春和提辖鲁达,鲁达又引出了林冲,林冲又引出了杨志,杨志又引出了“生辰纲案件”,生辰纲一案又引出了晁盖等上梁山……这一系列核聚变般的连锁反应,正是这位高太尉一手造成的。

可以说梁山集团日益发展壮大的背后,也有这高太尉的一份功劳。难怪施耐庵写《水浒》时一开始不写一百单八人,而先写高俅的发家史。高俅的发家史,其实就是大宋朝的完蛋史。

(本文链接: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13258.html

 

       高俅的发迹说明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