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沿岸(11)—四川路桥
2021年3月24日行至四川路桥,该桥北接虹口区四川北路,南接黄浦区四川中路,始建于清末,《上海县自治志》称为“白大桥”。因位于邮政局(旧称)大楼南,俗称“邮政局桥”。
原系木桥,1922年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结构,下部设木基础桩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总长度70.97米,跨径中孔36.6米,南北孔各17.1米,宽度18.2米,车行道12.8米,人行道左右各2.7米。总面积为1296平方米。载重量为15吨,特重车单独过桥,最大载重量为60吨。
桥下三孔,仅中间一孔可以通航,通航净跨为34米。桥中孔梁底标高6.56米,两侧标高为6.54米,桥下净空6.41米。由于梁底较高,驳船除特大潮汐外,可常年通航。
四川路桥历史:
1875年(清光绪元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拨银在二坝渡口建造宽十二英尺(3.66米)长木桥,称“里摆渡桥”。
1883年(光绪九年)因其多处损坏,工部局拨银在原址另建9.45米宽、两侧设人行道的木质桥。
1922年(民国十一年)上海邮政总局在桥北堍建邮政大楼,该桥拆除,于同年重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桥梁,单悬臂梁结构,空腹式桥墩,称“邮政局桥”。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以路名命名,称“四川路桥”。
1946、1965、1980年曾进行大修。
远眺四川路桥
东邻乍浦路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