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塔文化(七):泗泾安方塔

标签:
上海塔文化 |
泗泾古镇有一座安方塔,为近代风水塔。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总投资为600余万人民币。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保一方平安。
泗泾镇位于松江区北缘,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北宋咸丰年间(公元998~1003年)农家、渔民取四水之利,依靠会浦(今通波塘)筑屋定居,形成村落,名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至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流于此,始称“泗泾”。
泗泾古镇,地处水网地帶,河道纵横,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泗泾塘流经全镇,上溯江浙,下达浦江,航运发达,交通顺畅,使泗泾古镇成为主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之地。
“三弓一箭安一方”是流传于泗泾的民谣,也是泗泾人民的祈盼和愿望。三弓是指古镇横跨市河上的三座三孔石拱桥:武安桥(西市桥)、福连桥(中市桥)、普度桥(东市桥)。一箭是镇上东田寺的宝塔(铜塔)。这“三弓一箭”风水性的建筑,保佑着泗泾百姓的平安(安一方)。由于战乱和人为的原因,“三弓一箭”中的二弓:武安桥、普度桥,一箭:宝塔,均毁于一旦。然而,泗泾百姓仍然期盼“三弓一箭”的再现。1986年8月在原址上拆建了福连桥;在古镇入口牌坊的临河一侧投资600多万,建造了七级浮屠,取名“安方塔”,顶层供奉释迦牟尼佛;2000年在镇上重建了始建于明代的福田净寺,圆通宝殿内专门供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去泗泾古镇旅游,一路向西镇东首有“古镇泗泾”牌坊,安方塔,马相伯故居(安方塔对面)、福田净寺、史量才故居,还有三孔石拱桥福连桥。
“三弓一箭安一方”,仅仅是百姓的愿望。当政的顺应民意,顾及风水造了“安方塔”,但是还是缺少“二弓”。“风水”不一定是迷信,或许是环保、地舆的学问。“安方塔”造了,但愿象它的名字一样:安定一方、安稳一方,造福于泗泾的百姓, 造福于泗泾的劳苦大众。
景点:安方塔。
地点:松江区泗泾古镇。
门票:3元。
交通:公交808西区汽车站换乘沪佘昆线或沪佘线至泗泾下。
http://s1/mw690/002VDld7gy6ZCH3IcKse0&690
http://s16/mw690/002VDld7gy6ZCH6V1JZ5f&690
http://s9/mw690/002VDld7gy6ZCH50lVS48&690
http://s8/mw690/002VDld7gy6ZCH4m2SX87&690
http://s12/mw690/002VDld7gy6ZCH4HhR9ab&690
http://s7/mw690/002VDld7gy6ZCH5mjWea6&690
http://s2/mw690/002VDld7gy6ZCH5LNGF91&690
http://s4/mw690/002VDld7gy6ZCH68s956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