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镇(十二):浦东下沙古镇
下沙是浦东的一个古镇,又是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下沙古镇与下沙新镇并行,新镇是人来车往,店铺林立,人头攒动;而老街是行人廖廖,门可罗雀。一条长长的街狭而窄,走了20多分钟,只看到一家书场,一爿小店,中间有一座新造的老桥。在镇东市梢的北边,有一家打铁铺,一位壮汉叼着烟正在打制农具,炉火熊熊。古镇看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或许一些古镇都是这样的命运、结局,从繁荣、兴盛走向衰败、没落。没有遗憾,人不也都是这样吗?
下沙也曾经辉煌过。下沙曾是南汇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下沙老街位于浦东沪南公路东侧,盐铁塘与咸塘港交汇处。在其未成镇前,此地因靠海地僻和鹤的产地而曾名鹤沙。自南宋起至元代中期止这是下沙盐场的一个发展时期,此时盐课司署设在鹤沙,鹤沙因此成集而形成了下沙镇。下沙镇在元代以前是浦东最大的集镇。
现在下沙古镇并入航头镇,成为航头镇下的一个社区。
徜徉过下沙古镇的老街,别忘了去吃一客“下沙烧卖”,这可是下沙古镇的传统小吃,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吃了,味道还真的不错,比市区的“糯米烧买”味道好多了,当然价格也要贵得多。最古老、正宗的要数位于下沙新镇最西头北街转角处的“德持烧买”店,其笋肉烧买3.5元一只,豆沙烧买3元一只。而“下沙烧买有限公司”的笋肉烧买3.0元一只,豆沙烧买3元一只。吃过了烧买,也就吃过传统。下沙古镇,不虚此行。
关于“下沙烧卖”,还有一个出典,吃烧买,听故事,还是一件很雅的事。
下沙烧卖其名由来已久,相传源于明代。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朝廷在今浦东航头镇下沙地区(古称鹤沙镇)建盐场并设盐监署,出现了经济繁荣的鼎盛局面。经济的繁荣,招来了倭寇的入侵,至16世纪时,倭寇经常来此大肆抢劫,特别是明嘉靖熊熊。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倭寇屡屡骚扰时为东海边境地区的下沙,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当朝派兵邑居下沙抗倭时,深受下沙百姓拥戴。为了犒赏朝廷军队,老百姓便用精美的点心慰劳将士。由于平倭大军人多,乡人们和粉捏皮,剁肉拌馅,当时恰逢新笋出土,便用竹笋和肉做馅,包起了馄饨不像馄饨,饺子不像饺子的点心,上笼蒸熟。新出笼的美味点心深得将士们喜爱,有人问这是什么点心,乡人颇为风趣地回答:“边烧边卖。”“烧卖”由此得名。
自此以后,每逢春季,“烧卖”作为时令点心应市。
景点:浦东下沙古镇。
地点:浦东航头镇下沙镇,沪南公路5229号。
门票:无
交通:轨交2号线龙阳路站下,2号出口,换龙大线或龙大专线下沙站下。
·尧泓
2014.2.26
于上海茅台路蜗居
http://s9/mw690/002VDld7ty6GTtKhtxK18&690
下沙古镇 老街
http://s8/mw690/002VDld7ty6GTtG5EOj67&690
下沙古镇 老街
http://s8/mw690/002VDld7ty6GTtHv2ZNd7&690
下沙古镇 老街 市河
http://s9/mw690/002VDld7ty6GTtIUQas78&690
下沙古镇 老街 新造老桥
http://s15/mw690/002VDld7ty6GTtLwUnc8e&690
http://s10/mw690/002VDld7ty6GTuESC3n39&690
书场旁的老虎灶
http://s14/mw690/002VDld7ty6GTuDte7H9d&690
民居雕花梁
http://s11/mw690/002VDld7ty6GTtMVPWW6a&690
打铁铺
http://s6/mw690/002VDld7ty6GTtOjUz305&690
打铁铺
http://s14/mw690/002VDld7ty6GTtPFvGdbd&690
打铁铺
http://s12/mw690/002VDld7ty6GTtSqDjR1b&690
http://s16/mw690/002VDld7ty6GTtR28gf6f&690
http://s11/mw690/002VDld7ty6GTtTPz8m8a&690
http://s12/mw690/002VDld7ty6GTtVa9QL4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