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古镇(九):浦东三林塘

(2014-02-21 11:44:19)
标签:

上海古镇

上海道观

                                    上海古镇(九):浦东三林塘

    轨交11号线通到罗山路,其前有“三林塘”站,为游览三林塘古镇提供了便捷。老上海都知道浦东有个三林塘古镇, 我则是年少时,在水果店看到有售“三林塘崩瓜”才知道这个地名。轧闹孟,在“寻遍上海古镇”的雄心壮志驱动下,我孤身一人,又是拍照又是记录,掌握翔实的第一手的资料以后好带学生来游览。

    漫步三林塘古镇,给我的感觉又新又旧,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难说难描。

    古镇有西林街、中林街、东林街组成, 三林塘横贯古镇东西。西林街没有街面,只有一些另星农舍,街的尽头,黄浦江东岸有一座“西城隍庙”,只见铁将军把守,听旁租房的外来妹说,此庙只有初一、十五才开,而且只开一个上午。探头缩脑,想找个值班人员,一无所获。三林塘应该有二座城隍庙,也是它别的地方的特色。在东林街东,中林街西,各有一座竹制牌楼,额书“三林塘”三字,是否告诉游客,牌楼中间是“三林塘”古镇。

    现在的三林塘说它是古镇,没有错,镇上的地名、桥名等都言之凿凿,古代遗留下来。我是又寻又找,做着专家般的考古工作,寻到二处古迹。那是中林街上已废弃又保护的花岗石长板桥, 桥的靠街石板内侧镌刻有“永安桥”三字;另一是在西林街的农舍中有二堵大户人家的砖雕门楼,破败不堪,也仅剩墙门。说三林塘不是古镇,也没有错,三座拱桥、文昌阁……,似乎都是新造的仿古建筑。不管是新是旧,是真是假,对我们只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一种怀旧、一种打发余生的活动。有聊胜于无。

    古镇自东向西有三座古桥,依次是糖坊桥、梧桐桥、马家桥。

糖坊桥(见铭牌)

    糖坊桥,原名万寿桥,南宋淳熙年间僧文逸建,明洪武年间毗邻西林忏院,建有东城隍庙,桥遂称东庙桥,由于桥南西首有饴糖作坊,毗连东庙,乡人遂渐称东庙桥作糖坊桥。

梧桐桥(见铭牌)

    梧桐桥,古称庆安桥,清乾隆年间,桥南首吴姓人家,妻童氏,建新桥造福乡里,当地乡人为感恩吴姓人家,改庆安桥为吴童桥,而当地文人认为桥名太俗,故取谐音为梧桐桥,清诗人王孟洮有诗曰:桐露滴深,暑气伏弗起,闲话倚石栏,天街望如水。

马家桥(见铭牌)

    马家桥,古称公济桥,俗称慕家桥,相传,在南宋时期,随宋皇室南渡的慕容氏家族在迁徙途中,见三林庄风景秀丽,且属鱼米之乡,定居镇上,家主业医,为方便过往行人,逐建此桥,因乡音“慕”、“马”相近,以马家桥名延续至今。

    自东向西,我们可以看到“三林塘”竹牌坊、三林塘名人长廊,廊尽头是三林塘民俗馆,馆前是文昌阁、古戏台(照胆台),台西侧“龙狮会馆”、绒绣坊、瓷刻坊戕;还有三林的土特产店:三林酱菜店、三林肉皮店等。沿着东、中林街的公路桥往北(灵岩南路)走,约20分钟的行程,就到三林百姓称为“圣堂”的“崇福道院”领略我国特有的道教文化。

    崇福道院,相传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部下都督陆逊为其母亲所修建的家祠。又传当时浦江两岸有两座大庙,一座是浦西的龙华寺,乃孙权所造,属于佛教禅寺;另一座就是浦东的陆逊家庙。当时有“龙头龙尾”之说,“龙头”就是龙华寺,“龙尾”就是圣堂庙。有民谣称道:“黄龙过江头尾扰,周瑜过来斩一刀,头截两岸锐在东,造了寺接保安康。”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徽宗赐额“崇福道院”,主供真武大帝。来到道院,首先是门埭灵官殿,中间供奉灵官王元帅。东西侧分别供奉马赵温岳四大元帅。其后是真武殿,在大殿门口的两边有明时的龟蛇碑文一对。大殿内供奉真武大帝和东岳大帝,东西两侧供有三官大帝、施相公大神夫妇、龙王等神位。后院东厢二楼为慈航殿,供奉南海观音大士和天妃妈祖。三埭三清殿,重檐歇山顶,一层供奉玉皇大帝、吕祖纯阳帝君和当境城隍大神——秦裕伯,两旁则是杨相公大神和刘猛将(上天王)等。二楼中间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神仙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两旁是玉皇、天皇、后土及六十行年太岁(即六十甲子)。整个道院三埭进深,殿堂庄严,三埭层层递进,建筑逐渐升高,飞檐高翘,无论个体还是整体上,都充满了飞扬流动的建筑美感。在中国南方,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的道观并不多见。

    踏访一个古镇,了解一些它的历史沿革、传说、特色,会提升我们的游览情趣和好奇。

三林,别名“筠溪”,又名三林塘,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三林是浦东成陆较早的地方,而陆家嘴要到黄浦江南北接通(吴淞江)时再形成。黄浦东岸的三林塘,宋代称三林庄,又称三林里,系世系大家林乐耕的归居处。三林虽无山之秀,却有水如网。三林塘港横贯东西,东御川沙南汇,西连黄浦,支港交错,舟楫鱼贯。
    北宋时,福建人林乐耕,携妻儿自闽来此创业,定居松江府华亭县高昌乡二十四保.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北岸,生二子,沿河流分住三处。称东林庄.中林庄与西林庄.此后别姓渐来渐多形成村落.东林庄.中林庄与西林庄相联接,这三庄合称为三林庄.河流也就命名为三林塘。庙宇开始相继兴筑,庄北有宋宣和元年(1119年)赐额的崇福道院,东有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建的南积善寺(后为三林敬老院),南宋时建的西林忏院(旧址后为三林派出所)。至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三林巡检司。建文年间,范家浜开浚,汇成黄浦江,三林庄已"民丰物茂,商贾云集",发展成上海县浦东一大镇。

    有着千年历史的三林古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涌现了一大批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有明代的刑部主事赵伦,江西参政储昱,清代的仓场总督张集,官至刑部尚书的大书法家张照,雕刻名匠陆德山,清末理财高手汤学钊,民初书画家朱天梵等。

    三林塘古镇与上海的豫园有着深切的缘渊关系,豫园的 “玉玲珑”石就来自于三林塘,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上海豫园有一块镇园之宝,名曰“玉玲珑”,与苏州瑞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峰。该石峰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具有太湖石的皱、漏、瘦、透之美。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诗赞美:“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据记载,宋徽宗赵佶为在首都汴梁建造花园艮岳,从全国各地搜罗名花奇石,即“花石纲”,其中有的奇峰因种种原因没能运走,史称“艮岳遗石”,玉玲珑即其中之一。“玉玲珑石最玲珑,品冠江南窍内通。花石纲中曾采入,幸逃艮岳劫灰红。”(《上海县竹枝词》)讲的就是这段故事。明代,“玉玲珑”到了上海浦东三林塘人、官至江西参议储昱的私人花园中。万历年间,储的女儿嫁给尚书潘允端的弟弟潘允亮。后来潘家建造豫园时,便把“玉玲珑”移来。相传,船过黄浦江时,江面突然起风,舟、石俱沉。潘家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一定要设法补救,重金请善水者打捞上岸,而且同时又捞起了另一块石头。说也奇怪,两块石头竟然珠联璧合,那块同时捞起的石头就是现在“玉玲珑”石的底座。还有传说,船从董家渡泊岸后,索性就近在城墙上开了个洞,把“玉玲珑”搬进城内,开洞处成为小南门。

     三林的土特产有享誉沪上的三林塘崩瓜, 相传清嘉庆、道光年间,有乡人引进新疆西瓜,培植杂交,改良成皮薄,味甜.肉脆,熟后闻雷声即裂的新品种"崩瓜",名重沪上。明代誉为贡品的三林塘小乳酱瓜,以酥糯而名于市的三林塘大粒蚕豆。

    融明代露香园"顾绣"、"苏绣"为一体的三林刺绣也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故三林素有刺绣之乡的美称.三林人喜龙,善舞龙,三林舞龙队被命名为"上海市舞龙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舞龙队的活动场所就在“龙狮会馆”,不要遗漏,进去看看。

    景点:三林塘古镇、崇福道院。

    地点: 浦东三林塘镇、崇福道院,浦东杨南路555号。

    门票: 崇福道院,5元。

    交通:轨交2号线江苏站换轨交11号线三林塘站下,4号出口。

                                            尧泓    2014.2.21     于上海茅台路蜗居

 

http://s7/mw690/002VDld7ty6GL4X6zmmb6&690
“三林塘”竹牌坊。
http://s8/mw690/002VDld7ty6GL4TPMFxe7&690
糖坊桥
http://s3/mw690/002VDld7ty6GL4VNLoK02&690
梧桐桥
http://s7/mw690/002VDld7ty6GL4YgDQOe6&690
马家桥

http://s6/mw690/002VDld7ty6GL5rIjk195&690
三林塘老街
http://s12/mw690/002VDld7ty6GL5lWLZF4b&690
文昌阁
http://s3/mw690/002VDld7ty6GL5nbGi642&690
古戏台
http://s4/mw690/002VDld7ty6GL5orUyff3&690
龙狮会馆
http://s12/mw690/002VDld7ty6GL5pO1FV4b&690

http://s10/mw690/002VDld7ty6GL5wB4HD99&690
古旗杆石
http://s2/mw690/002VDld7ty6GL5t57Cp31&690
古永安桥
http://s12/mw690/002VDld7ty6GL5uircDeb&690
古民居门楼砖雕(西林街)

http://s15/mw690/002VDld7ty6GL61VJrUbe&690
崇福道院(又名圣堂)。
http://s2/mw690/002VDld7ty6GL63bP7b61&690
真武殿
http://s8/mw690/002VDld7ty6GL65ctynb7&690
真武大帝塑像
http://s7/mw690/002VDld7ty6GL66fl3w16&690
道院屋脊装饰
http://s3/mw690/002VDld7ty6GL689ktka2&690
道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