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初出茅庐的陆敏首次站上全运会舞台,未能进入决赛;四年后,她的这枚铜牌为自己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创造了上海飞碟女子双向项目的历史。
在昨天下午结束的全运会飞碟女子双向决赛中,上海选手陆敏面对强大的对手,以决赛45中的成绩射落一枚铜牌。
https://wx2/large/9ff2afb1gy1fhy5am3r0jj20qo0hswgf.jpg
良好环境助推历史性突破
昨天的飞碟女子双向决赛场可谓高手如云,与陆敏同场竞技的有为中国在奥运上夺得唯一一枚飞碟项目金牌的张山,作为里约奥运会中国在该项目仅有的两个席位获得者,山东姐妹花魏宁、魏萌的实力亦不容小觑。其中,姐姐魏宁曾在上届全运会上夺魁,而妹妹魏萌则是今年世界杯的冠军得主,并在今天的比赛中最终折桂。
就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陆敏先是在资格赛以73中的成绩与张山并列第一,后又在更胶着的决赛阶段顶住压力,为上海队射落铜牌。
“我们互相之间都很熟悉。对手是冠军所以压力更大,我们没有包袱。”
上海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许嵘表示。
https://wx4/large/9ff2afb1gy1fhy5bffcdzj20hs0bvjx1.jpg
首次进入决赛即登上领奖台,在许嵘看来,这块铜牌的意义非凡,“虽然是铜牌,但已经很好了,这是上海队在这一项目上大突破。”
比起全国其他省市,上海队在这一项目上起步较晚,通过多年努力,如今在全国颇具竞争力。创造历史最佳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各方为上海射击队打造的良好训练条件与环境。
为了更好地模拟全运会射击比赛,上海队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与全运会场地相同的靶机。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比赛地的高温,在上海持续的高温下,射击队封闭训练一个月,陆敏赛后亦坦言高温对她的表现并不影响,“这里的高温,我在上海早已习惯了。”
为了让飞碟双向更具吸引力,该项目在里约奥运会上推出了全新赛制,而今年就是项目改制后的首届全运会。规则的改变意味着运动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来要改掉从前的习惯,二来则要去适应新规则。
然而,对于这样的改变,有着良好心态的陆敏却显得并不在意。今天的比赛过后,她不仅没有提及过任何赛制更改带来的困难,反而语气轻松地反问起围观的人们,“你们觉得精彩吗?精彩就好!”
https://wx1/large/9ff2afb1gy1fhy5bs3bd1j20hs0bv0xx.jpg
陆敏: 决赛中,教练过来告诉我技术上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我都做到了,但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我知道上海队从未在女子双向上夺冠,能为上海队取得突破很开心。
龚磊(上海队教练): “陆敏的水平一直保持在全国决赛的水平,我们为今天的比赛准备了很久。她今天的表现很不错,打出了最高水平,大家的成绩都很接近。”
阴差阳错踏上飞碟之路
时钟拨回到14年前。2003年9月,上海射击队来到浦东新区江镇中学挑选飞碟苗子。当时15岁的陆敏就读于初二,因为“肌肉协调”,而被射击队的教练看中。年幼的陆敏并不知道飞碟是什么运动。因为陶璐娜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她误以为飞碟就是“手枪”,一想到将与奥运冠军朝夕相处,陆敏自然欣喜万分。
然而,陆敏的母亲并不同意女儿的想法,因为家住浦东,而射击训练地在闵行,两地之间路途遥远,当时又未通地铁,妈妈自然放心不下。好在陆敏的父亲说服了母亲,陆敏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踏上了飞碟之路。2013年陆敏被选进国家队,并在2016年射击/飞碟世界杯中为中国队夺得铜牌,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
15岁那年的决定不仅让陆敏从此与飞碟结缘,也因为飞碟,她结识了如今的男友。曾经练习男子飞碟多向的他如今已经退役,今天也来到现场为陆敏加油助威。谈起未来,陆敏笑着说,“他会向我求婚吧。”
https://wx1/large/9ff2afb1gy1fhy5pd5ogaj20hs0bvn0w.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