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小坐——陈焕文2020年创作报告

标签:
图片文化杂谈我的国画 |
分类: 作品欣赏 |
陈焕文:浙江新昌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师从闵学林、徐家昌先生。
人至中年或许能明白,年轻时的一份喜欢被坚持下来是多么弥足珍贵。
昔日的遥不可及,因笨笨地坚持让自己到达曾以为是的远方,感谢老师不离不弃一路引领!!!
每年的小结不只是重复,梳理总结既能看到进步成长,为自己打气鼓劲,也提醒自个儿还需为喜欢而坚持并努力。
时间的局限不能任由放纵自己以维护相对寂静的生活空间,旁观者眼里看是特立独行潇洒独处之快乐,表象背后往往也有不为人知的脆弱和无奈。
忍耐、坚持,无数落寞的累积叠加,渐渐赢得与外界互动交流的自信。
在此把一年来相对满意的作品归类结集,并选择平时的所感所想散列其中,就当是一次网上展览,接受围观的同好朋友
批
评
指
导
┃
┃
走在风景里,常常被自然界雨季的景致深深吸引,萌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写鹭鸶,添芦苇,水墨渲染,营造雨季气湿雨润的环境,让趣味意境在画面中得以呈现并延伸……
这样的创作过程,每一步下笔都是一次未知的抉择,有着不可避免的破坏性。最终若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七八分效果,也算是一次较为满意的结果。
“废画三千”,创作至半途难以继续是常事。偶尔完成了的创作,过后依然心有余悸,而生活的本质何尝不是?
梅花喜雪三分白,雪赏梅花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不争,相怜相惜,想是更臻境界!
又:
创作完成后把作品发到微信朋友圈,有说此幅梅花有些零乱。其实野梅本就如此,再加老眼昏花,所见更是是耶!
风前暑气消,荡口碧波流。
恰巧闲着没事,草草写就一幅;
常见又似初见,莫对他乡孤旅。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李中诗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宋•朱熹诗
俺种竹于北窗露台上,闲暇之余又喜画之,唐李中、宋朱熹等诗不乏共鸣,足可遣兴暢怀。
明月满西楼,醉了谁?
留点闲暇时光,给些独处空间;
品茶听音赏景,读诗写字画画。
梅雨时节,农忙当口;
吃饱喝足,正好唠嗑。
梅雨季
花在雨中娇欲滴
渔翁归后沙汀晚,落下滩头更自由。
芦荻飞花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秋来诗思何所似,画鹅画鸭水里游。
北湖草塘周边的老百姓会在草塘里散养些鹅、鸭,出没于芦苇丛中。创作全凭印象画来,趣味正合中年心情。
空 翠 落 庭 荫
秋来凉津津,窗外雨不停;
昨夜风儿急,飒飒过耳边。
余心临白鹭,潭上日相依;
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唐•李德裕诗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郑板桥
夏日芰荷别样香
茶烟书声
怅望桑田云水谣
螟色投烟鸟,梅雨润荷塘。
饱餐过后,何问西东。
春雨春风洗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板桥诗句
农忙时节,悠闲当口。
山中不计年,枝间日月长。
又:
若是闲得不行,如果忙得难受;
不妨山里走走,那边去烦忘忧。
周边总会遇见忙得没了自己或闲得丢了自己的人,想不受点影响是件难事。话写山里小景排解心情,得之悠然矣……
丛丛惠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宋•陆游诗
芦苇影里是天涯
开袊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南朝•梁 沈约诗句
碧 潭 观 鱼
赏罢兰花画兰花,画就兰花赏兰花;
赏花画花轮转来,此花彼花皆心花。
初暖竹笋稍长,春来细雨绵绵;
夏夜展纸画罢,书斋顿生清凉。
饱醮水墨乱涂抹,形状笔墨求大概;
似与不似任你说,欺君欺世勿用管。
初 香 暗 度
蕙兰将开未开花时最有生机。心中有希望和期待,妙不胜言耶!
中秋国庆何所思,应是明月照树梢;
坊间皆知高速堵,鸟在枝头等闲瞧。
“前面到了一条河,漂来一对大白鹅,雄的在前仰头走,雌的后面羞羞叫哥哥……”
——戏写《梁山伯祝英台》十八里相送一景
风 餐 露 宿
创作的过程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每一步总想过放弃重来。
最后的最后来一场“六月飞雪”,是柳暗花明,是受尽煎熬后的坦然释怀。
浓荫蔽日,清溪纳凉。
捡拾废纸残片,大暑节气营造清凉小景。
平时习惯于把画坏的宣纸当作吸水纸用,可画坏的纸太多又舍不得扔,就累积着。
取出这张废纸刚想派上用场,却发现纸上的墨色有些味道,顺意在其上面加些浓墨枝条,并在大空白处添几尾金鱼,画面有了层次感,生机顿生,可谓此中真意在,读图已忘言。
雾 重 雨 湿
乐 悠 游 之 一
乐 悠 游 之 二
乐 悠 游 之 三
乐 悠 游 之 四
静 夜 思
我 画 我 在
文似其人,字似其人,画也似之。是情绪的流露,是心情的呈现,是被“信仰”俘虏了的根深蒂固,是肉体以外重构后的精神本相之存在。
创作记:
那晚磨好墨铺好纸,便恣意涂抹起来,不久一道篱笆影跃然纸上,顺手添只鸟停其上头,笔墨饱满,繁乱自然,趣味顿生。
记得南田画跋有云:“高逸一种,盖欲脱尽纵横习气,淡然天真,所谓无意为文乃佳……”内心所想,发乎笔端,淡然天真,自有妙境。中国写意画,笔到意来,画成意现,似与不似之间大概就是这样吧!
枝 头 小 坐
梅雨季节,捣鼓捣鼓;
踌躇片刻,谁来陪谁?
烟 花 易 冷
雨纷纷
我听闻
……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与人见面,总会问我最近画吗?
我:应该画吧!
至少,平日里念叨的是画事,消遣、解闷的是画事。
但又没常画,细思量总觉得只是偶尔为之。
偶尔为之,新鲜呀~
待高风,腾地一飞向天际。
未来是什么,是无知?是未知?
未来已来,是庆幸于劫后余生,是回头一望的坦然释怀。
拿得起是本事,放不下是常事。傻傻地、笨笨地,熬着熬着就什么都不是事儿了。
听听竹风吹,铺纸写将来;
此君不可无,念叨阿弥陀。
画兰品兰,闻香赏叶;
过春临夏,香色于无。
孔子云:“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香色于无,与之化也。
细雨绵绵秋日长,听音喝茶正如是。
荷塘深处谁人见,清静片刻此等闲。
简单与复杂,难与易,没有绝对的,精彩零星散落在回望的路上……
月下西厢,竹影和诗瘦。
瘦瘦寒意凉入骨,躲入苇塘避风芒。
仿佛如闻秋水香,绝无花影在萧墙;
亭亭玉立苍波上,并与清流作雁行。
——清•石涛诗
秋 江 情 柔
喝得醉醺醺地到家,翻看朋友圈满屏七夕的浪漫和祝福,才发现我白天画的内容,应时应景,刚好契合。
战战兢兢多少年,今朝草草画写成;
毛里骨肉隐约在,轻叹一气下一回。
不写花容只写香,氤氲墨气浑沧浪;
何须更作胭脂色,惹得人言似六郎。
——清•居巢诗
夏日手痒痒,无事写荷花;
上墙闲把玩,清凉过心田。
行人愁落日,倦鸟宿篱边。
鸟宿枝头本无意,莫闻梅雪啥颜色。
梅花初春谢了,笔下四季常开。
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
雪里梅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场景,即使偶遇了,也多是抓不住景里的感觉,不若凭想象画来,足以应景至情耶……
兰蕙纸上栽,无风次第开;
不知香在室,若有蝶飞来。
写得竹弟清风起,撇就兰草一小醉。
哼哼唱唱,写写画画,读诗念词,乐在其中。生活的娱乐性应该这么简单!
然而,人的情绪不易控制,思维天马行空,是非曲直在于一念。
窗外竹摇,帘内纸展;
笔墨草草,顿生清凉。
鸟儿写就签个名,删繁为简方是真;
废画三千非废话,心有余悸心不平。
画荷不成,裁下来或画金鱼或补小鸟,又成小品两幅,蛮有情趣,自是欣然矣!
东坡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枝头小坐,方寸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