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小课题实施方案

(2014-04-15 09:04:44)
标签:

校园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我们惊喜地发现数学课堂上,孩子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然而,“热闹非凡”的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爱说话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很多同学喜欢自己说,不喜欢倾听别人说;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谁在说,怎么说的,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大大影响了交流的质量,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端。

二.课题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

那么什么是倾听呢?倾听就是用心的听。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借助语言来交流思想、吸收经验。“倾听”又比“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日本教育界称这种能力为基础学力。现代社会对倾听的要求是: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倾听组合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

数学课标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可是现行教材未专门设立倾听练习。特别是数学课堂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倾听技能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里是被遗忘的角落,它的后果甚重。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用声音来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倾听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三个目标:

⑴、通过研究使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或课外)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⑵、通过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生生交流,“听”的习惯一旦养成,浮躁的课堂气氛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会倾听的学生“说”起来就容易了,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⑶、通过研究更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四.研究主要概念的含义及分解:

低年级: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在校学生。

数学课堂:班级授课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从行为方式来看,主要包括听、说、读、写、思、问、做等方面。从学习心理状况来看,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感、注意力的指向、持久及集中程度等。

常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倾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是一种礼貌,也是表示对说话者的人格尊重。

倾听习惯:是在教学活动中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围绕一定的主题(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做出初步的自我评判的一种隐性心理活动,具有较明显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

五.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⑴、当前低年级小学生课堂听课状况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方式,以及听课活动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加强对低年级听课习惯培养的针对性。

⑵、小学生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目标的研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听课习惯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对教师来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的教育目标,对学生来讲,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创新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全面、具体,就学习情感和学习方式,讲课、看书、说话、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

⑶、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六.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把我校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低年级(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听课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听课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教师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对策运用到这部分学生身上,观察所取得的效果,最后运用到全体同学。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先期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

主要工作是:健全机构,成立课题组,制订和修改研究方案,资料收集,学习理论。

本阶段初步形成的成果:形成课题研究计划;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中期实验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主要工作是: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推出教学模式和优秀课例,同时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本阶段初步形成的成果:1、对实施方案进行修定和调整,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2、根据方案分阶段、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课题研究,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文字、实物、影象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

主要工作是:汇总材料,找问题,找规律,写科研论文和总结材料。

本阶段初步形成的成果:1、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录相)、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2、形成课题研究的研究报告。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

2、课例

3、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成员

欧爱莲 、罗新福、莫爱飞、黎庚双

十、条件保障

1、课题组研究成员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教研经验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校对课题研究十分重视与支持。

3、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的教研时间保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