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善的反思

(2018-11-08 06:31:58)
标签:

杂谈

参加百千万学习之后,每个人都要交一个课例,然后依据全国知名的cop团队对我们的课例进行分析,主要是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善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一开始我觉得不是很相信,因为根据多年的经验,曾以为一节数学课老师上得好不好,其实主要是在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程度,而不是其他外在的表现形式。

但是在2018年11月5日下午,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批名教师培养对象从四面八方齐聚广州广播电视大学聆听“COP课例诊断”专题报告会。
我们再次面见了首都师范大学王陆首席专家,首都师大的博士张薇女士,还有我们广州教育评估中心、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的邓主任。邓主任给我们分享了“who are you?”、“what is this?”、'where are you?',要重新认识自己,摆正位置,端正态度,用名师引领广州教育,早日成为全国“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

来自首都师大的张敏霞副教授,作为课例诊断的负责人,从四个方面给我们阐述'COP课例诊断“的专业知识,认识到根据大数据分析透视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的教学行为,指导我们的教学环节设计等。利用“S—T分析法”,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的有效性、学生的回答有效性,以及教师设计问题的类型是自创型、开放型、创新型、批判性。通过学习,懂得原来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还有这么多的类型,我们常用的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随意性提问。没有问题生成性的课堂是不合格的课堂,因为问题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zVKHxab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AbG0Oc2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Aseyped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ARk3oba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ADHTn1d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AZ2ijcf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ALJoH77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B7NTw4e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BlNYS2a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我们的课堂欠缺的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回应态度,加强否定回应后的解释,提升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回应。 了解到“四何问题”即“4MAT分析法”。针对问题应该在设计时 就要思考你的问题是“若何问题”、“是何问题”、“如何问题”、“为何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What?”、“Why”、“How”、“If”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问题设计,促进学生高阶层思维发展;通过问题的系统性设计或适当追问,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深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更多时间关注学生课堂表现,进一步提升课堂生成的高度,这也印证了“生本位”课堂教学思想,以生为本的课堂问题设计、课堂生成、课堂反馈、课堂总结与反思,正是我们教师要继续努力奋斗的。勿忘教育之初心,坚守服务之信念!

http://s1/large/002VwgtAzy7p0cBahub93

王教授的讲解让我们对“课堂观察”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堂观察”是教师从事研究的起点,是教师进行行为“诊断”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课堂进行观察,我们能感受到许多难以用文字描述的课堂状况,例如课堂生活的整体氛围,教师说话的语气和言外之意,教师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非言语信号等。这些因素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及行为变化。它能提高教师的识别和判断能力,积累“诊断”教学所需的信息和素材,为“诊断”教学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通过课堂诊断得出的结论,不断调整课堂,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