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疙瘩柳又叫蓬头柳,大多生长在陕北榆林的长城沿线。在沙滩、沙丘间的田地边上,一般都会长着几棵大柳树,也有用柳树将农田围隔成网格状。
它们是树,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当柳枝长到一两米,树头就被砍去,盖房子、打家具、做农具、扎篱笆……就在砍去的地方,来年新生出浓密的枝条,又以蓬勃的姿态,伸向蓝天。用不了几年就又都长成了柳椽,再被砍下来。还是原来的树头上,又生出新的枝条,砍了一茬又长一茬,如此循环往复。
疙瘩柳就像卫士,站立在北方天空下的千里长城线上,驻守在毛乌索沙漠的边缘,它一直与民居、农田相伴。它们几乎与那道黄泥或白土的“边墙”,形影相随,使风沙整整后退了上千公里。
2018年夏拍摄于陕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