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爱好旅游的人来说,去藏区走走、看看是一件非常难得和奢侈的事情,除了欣赏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冬季变为黄色),白白的云,圣洁的山,还能看到成群的牛羊。路是曲折、蜿蜒,伸向天际,树挂、经幡是迎风招展,寺庙坐落河边、山旁,红墙金顶,所有的一切是那样的安详、清澈和通透·····
     
  在亚丁欣赏了星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的美景,感受了“头痛、胸闷、气短”,简单的吃过早餐,驾车由亚丁返回。今天的计划是夜宿新都桥,由于稻城至亚丁的路在翻修、扩建、提级期间半幅放行,路面尚未处理,都是沙石,车速也不快,好在已是十月底,来此旅游的人不多,一路道也顺畅。突然一声爆响,感觉车头再晃,立即双手抱紧方向盘,眼光一瞥,仪表显示左后轮轮胎气压快速下降,慢慢踩下制动,待车停稳,下车发现车胎被碎石割破。
     
  卸下行李,取出备胎,发现无气(每次跑长途都要车检,保养,备胎始终未用过,这次好友和4S店可能都大意了,未监视备胎),这里刚好距亚丁和稻城的距离差不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郊野外,高寒地区,当时商议,为确保安全,受过野外生存训练的我带一人留守,另外两人,那个方向来车,就乘车去补胎,过了一会来了一辆面的,全是藏人,言明情况,将备胎架上面的车顶走了。
  
   去稻城150多公里,来回300多公里,一切顺利的话,也需6--7个小时,闲来无事,就把坏胎先卸下来,本就穿的臃肿,加上海拔高、缺氧,手扶车体,站在轮胎扳手上,上下曲蹲,哼哧哼哧,螺母纹丝不动,下来休息休息,又扶站上去,这次以轮胎扳手把柄为起点,蹲下、跳起,重力加速度,落到扳手把柄上,终于动了,人落在了地上,呼吸急促起来,气短的不行,感觉肺都要炸了,休息几分钟,感觉好点了又站上去,反反复复,把五个螺母松开用了近一个小时,此时汗水已浸湿内衣,贴在身上,不敢凉透,休息休息,又把千斤顶放到车下,把车打起来,等补胎回来,卸下螺母即可,一切工作就绪,肚子也饿了,那就边吃边等。
前面的体力活另一同行也帮不上忙,下来的午餐就由她全部劳作了。
也不知要等多长时间,因而所带热水也不敢动用,好在路旁有条小河,虽说结冰快将河面封住,但也有漏空,她去河边取水,我去洗手,满手油污,冰水也洗不干净,用湿纸巾,干纸巾插了插,仍然是脏不可睹,她在车外烧水,我乘机车内换了内衣。
日常吃饭虽说口粗,但碗筷还是用的,野外讲究不了那么多,那、今天就反人为猿,直接上手,满手黑呼呼,就连指甲缝也没躲过,不忍黑手污了食品,就用大拇指和中指的指甲轻轻的掐住肉,饼干的边沿,仰起头,扔到嘴里。同行也冲好了咖啡和菜汤,在旁候着。
能在蓝天、白云下;雪山、小河旁;茫茫旷野,享用野餐的同时,享受天籁之音,惬意、浪漫,心旷神怡,不亲临是无法感受和感悟到的。那次旅行都过去几年了,到了今天一想到那次旅行,记忆就涌向脑际,野餐仿佛发生在昨天,发生在眼前······
     
     
     
     
     
     
     
     
     
     
     
     
   
    
     
     
     
     
  附:亚丁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