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后早期高频声音的良性刺激,对宝宝的听觉发育至关重要!

(2014-05-02 12:41:09)
标签:

听觉

心理

育儿

杂谈

分类: 早产儿

    胎龄25W~出生后6个月是听觉系统神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与视觉系统直至足月出生后才需要经验和刺激不同,听觉系统在胎儿宫内生活的最后10~12W期间(即孕28~30W)需要外部的听觉刺激,包括来自于环境中的语言、音乐和有意义的声音。

    胎儿在宫内的声音环境包括各种内部产生的噪音和许多源于母亲环境中的声音。孕母腹外声音到达胎儿内耳之前,必须首先通过胎儿头部周围的组织和液体。低频音声容易穿透子宫到达胎儿头部,频率500Hz以下的声音传到胎儿耳部时声能衰减< 5 dB,较高频率的声音传到胎儿耳部声能衰减多达20 ~30 dB。羊水中的声音通过骨导途径而非耳道传播,频率<250Hz的声音声能轻微衰减10~20 dB, 频率500~2000Hz的声音声能衰减高达40~50 dB。因此,胎儿在子宫内容易听到源于母亲的低频声音(<500 Hz),但不易听到高于500Hz的声音。

    出生后,环境声音成为宝宝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而且接触的都是全谱频率的声音,纵然出生前的经验可以帮助他收到某些声音,新生儿对声音的处理远不及成人敏感,需要较高的频率或较大的强度变化才能引起行为反应。研究显示:1月龄的婴儿对4000Hz声音的行为反应阈值比成人高35dB;3个月时有所改善,但仍比成人高30 dB;6月龄时降为15 dB。这种不成熟的频率分辨能力使得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听觉系统不能清楚的接受诸如言语等复合声音的全谱信息,至少在高频声音。

    婴儿早期对高频声音不够敏感的原因主要源于中耳和听觉脑干水平的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性显然与胎儿宫内生活的听觉经历相关。虽然早期的听觉经历对于改善中耳声音的传导并非十分重要,但对改善高频声音的神经编码却是强烈必须。因此,看来在婴儿早期(出生~6月龄)暴露于高频声音的良性刺激对于宝宝的听觉发育至关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