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容易发生神经发育后遗症,除了与其对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度易感性有关外,近来的资料显示许多认知和行为的问题也可发生在没有脑损伤的早产儿中。这是因为早产扰乱了关键期中脑发育的程序和早产儿出生后早期所处的不利环境所致。
1.早产扰乱了脑结构的发育进程
人脑的发育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其中佷多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固有程序。起源于脑室周胚胎生发层的神经元需要经过增殖、迁移、分化、突触形成和髓鞘化等几个过程才能最终发育成熟。神经细胞的增殖在胎龄5个月时完成;增殖后的神经元沿着放射状的神经纤维向外迁移到大脑皮质的最终目的地在足月出生时完成;而突触发生和髓鞘形成直至出生后2岁时才完成。因此,对于一个极小胎龄出生的早产儿来说,其神经元的迁移过程还没有完成,而出生后的宫外环境与出生前的宫内环境极不相同,不利于脑的继续发育,因此与足月出生的新生儿相比,可能有较差的认知预后,特别是那些由于疾病因素而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长期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2.充满应激的NICU环境对脑的发育极为不利
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常因呼吸暂停、肺部问题、反复感染、髙胆红素血症、喂养困难等问题而需在NICU住上一段时间,而住院的过程充满着压力,包括治疗检查所致的疼痛刺激和诸如噪音、强光、母子分离等NICU的窘迫环境对脑的发育均可造成不利的影响。NICU环境对脑的不利影响已被公认。胎儿在充满温暖羊水的子宫中倍受母的保护,而早产使处于快速成熟关键期中的胎儿脑被提前移位到NICU,经历了明显的“环境错配”,
除了增加的视觉、听觉和疼痛刺激外,还将经历重力、寒冷和营养途径改变等影响,其中每一方面都可以构成一种不利的应激刺激,从而造成感觉输入的超载及压力,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早产儿长期随访资料证实:早产出生的儿童在智力、学习成绩和行为方面与足月出生的儿童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早产出生的儿童有较多的学习障碍、低IQ评分、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神经心理缺陷、视觉功能障碍和各种气质及情绪问题。
综上所述,早产本身对脑的发育及远期的功能预后就具有不利的影响,更何况许多婴儿在新生儿期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过去认为,早期脑损伤的预后比成人脑损伤好,因为年轻脑的可塑性及代偿潜能比成年脑强,然而近来发现在生命早期的损伤其远期预后事实上比后期的损伤更差,因为它扰乱了预期的神经系统发育程序。因此,即使是没有发生脑损伤的早产儿,出院后也应该接受规范的优化管理,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跟踪随访和早期干预,尤其是胎龄<34周和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