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惠南镇古迹系列报道之三:百年老店义生兰酱园(一)

(2018-08-18 15:17:59)

百年老店义生兰酱园(选登一)

作者: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惠南镇历史上,有过一家唯一的百年老店——义生兰酱园。其规模之大,员工之多、产品质量之美、影响之广也是惠南镇历史上同一时代所有私家商店之最。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作者采访人数之多、采访时间之长也创下了近年来作者写纪实文学而进行的采访活动之最。义生兰酱园的创始人顾源卿的第三代后人顾湘沂、顾湘清、顾天麟,1943年进义生兰当学徒、在义生兰工作25年,现在已九十一高龄的王侃都是我的采房对象,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配合我的采访。为此,年近耄耋之年的顾湘沂专程从无锡住处给我来信提供她的回忆,顾湘清前后三次接受我采访,期间还多次来电补充或更正有关情况,顾湘清带我去王侃老先生家虽只做过一次采访,但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

先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义生兰酱园的位置和布局吧——

东起东护城河西岸、南至东门大街北侧、西至三八路路东、北至人民东路路南,这一个地块,百年前是南汇县城东城墙脚下至内吊桥堍北边的无人区,在战争年代,这片城墙外的空旷地带就成了最前线,谁敢在这地方建房居住呢?

而一个外地人却在1876(光绪年间)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了义生兰酱园。这个人是浙江海盐人,名叫顾源卿,他家历代是海盐有名的酱园店老板。顾源卿为了发展事业,来到南汇县考察后,投资2500银元,建成了义生兰酱园,为了表明这个酱园是顾家的,他在招牌“义生兰酱园”几个字的后边,加上“顾记”两字。

东护城河边面向东门街的四间高大的平房,靠河边的一间是职工宿舍,旁边三间是店堂,“义生兰酱园顾记”的招牌赫然挂在门梁上。

这四间平房的后面,是一幢二层楼的绞圈楼(南汇对四合院的俗称),有两个天井,楼下是管理人员办公、接待客人或给客人休息用房,有厨房、食堂、食物间、楼上是顾家住房、管理人员宿舍。其中有间大厅,放着一个很大的洋龙(灭火器材)。这个洋龙(用黄铜铸成,下面有轮子可以推着移动,上面有一个长长的杠杆,用力上下揿压这个杠杆,就能把水从水龙头上喷向又高又远的地方以灭火。

这个绞圈楼外观上是马头墙、青水砖,雕梁画栋,气派非凡。顾家室内的家俱,大都是红木做成,价值不菲。

在其他的区域里,还有一幢二层楼,是职工的宿舍。另有几排平房,是作坊和仓库。义生兰酱园,大大小小房屋共有68间。更多的地方,是三个晒场,放着一个个大缸,每个缸直径有一米五左右,俗称七石缸,用来晒酱油。每个缸旁边,放着一个下边大上边尖圆的逢盖,用竹杆、竹片组成,下雨时把它盖在缸上,不让雨水进入缸内。

在义生兰酱园中部靠护城河,建有一个用石条和石板砌成的大码头,码头又平又宽,两边各有水桥一座,一级级台阶下伸到河面,这两座水桥是取水和洗涮用的,水桥旁边各系着一条橹摇木船,这是送货用的。

这个布局,固然仍有通常商店前店后工场产供销一体的味道,但规模和气派已很超前了。

义生兰酱园建成后,顾源卿老祖宗豪迈地说:“只要城河浜(护城河)的水不干,我义生兰的酱油就不会干!

在顾老祖宗精心的管理运作下,他从海盐带来的三十多个熟手齐心协力,原料挑上好的建、生产上严格按工艺要求做,销售人员态度热情售货公平。义生兰酱园生产的四大类产品:酱油、米醋、以豆糟为原料的糟酒、豆瓣酱,质量上乘,酱油红鲜,米醋酸香,糟酒清醇,豆瓣酱味美,深受百姓喜欢。义生兰酱园的生产和销售蒸蒸日上,不但在惠南镇十字街(现在农业银行的位置)开了个分店,还在大团、二团、三墩、祝桥、周浦等地开了分店,义生兰员工共有一百多人。

让我们欣赏一下义生兰酱园运作时的各个画面吧——

一艘满载黄豆的大船靠近码头,一块跳板从船沿架到了码头,两个工人一前一后扛着两百斤重的麻袋,唱着“吭唷……吭唷……吭……”的号子走过跳板,跳板一起一伏地颤动,工人一上一下地唱号,是一种热闹而又艰辛的劳动场面。

作访里烟雾腾腾,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在大锅里煮黄豆,有的在大缸里搞发酵,有的在运送原料和木柴……工人们额上的汗珠显示他们的勤劳。但还有两道深邃的目光在各处游弋,那是生产监督员在巡视,工人是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客厅里,身穿长衫马褂的帐房先生坐在红木桌边,手指飞快地拨弄着算盘,清脆的算盘珠声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弹琵琶的韵味。

店堂里,深褐色的柜台一尘不染,紫酱式的地板光洁平整,身穿一式印有“义生兰”字样服装的店员面露笑容,拿着竹筒做成的拷斗(量器)熟练地给顾客拷酱油或酒。顾客买半斤,店员绝不会给你少半两。客人带来的瓶子断了绳,店员会拿出一段细绳帮你把瓶子系好;客人带来的瓶子丢掉了瓶盖,店员会送你一个瓶盖。有的客户进货较多,酱油、糟酒、米醋等总共要有两三百斤,义生兰送货的员工会把这些货装上小木船,摇着撸把货送到客户商店,收了钱回来交账。半路上不管刮风下雨,送货员工坚持前进,决不延误送货。

天边传来一阵雷响,义生兰的员工仿佛听到了上前线的号角,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一阵风跑到晒场上,抓起一个个篷盖盖在一个个酱缸上。下雨了,雨水顺着篷盖流到地上,缸里的酱糟或酱油安危无恙。

义生兰运作的这一幅幅画面,勾勒的是严格、精细、规范、齐心的线条,宣染的是诚心、热情、优质、辛勤的色彩,这些线条和色彩,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这就是义生兰的创业和敬业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