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绘本教学)

分类: 案例设计 |
http://s16/mw690/002VqY0Hzy781DgE1Tp8f&690
http://s16/mw690/002VqY0Hzy781DgJuZ93f&690
http://s2/mw690/002VqY0Hzy781DgPEhb91&690
http://s5/mw690/002VqY0Hzy781DgY0Dy14&690
http://s10/mw690/002VqY0Hzy781Dh81zHd9&690
http://s7/mw690/002VqY0Hzy781DhfyWGb6&690
教学课题 |
认识负数(1) |
课型 |
新授 |
||||
本课题教时数:2 |
本教时为第1教时 |
备课日期9 月1日 |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际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练习法、活动法、讨论法 |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绘本研读“0”不只是没有。 1、读绘本。 2、理解绘本上举例的两种情况。 (1)零是分割点。 (2)零是平衡点。 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正数和负数。 3、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谈话说明:“+4”这个数读作正四。在写的时候,我们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4前面加一个正号,“+4”也可以写成“4”。“-4”这个数读作负四。书写时,要先写负号再写4。 |
完成“试一试”。
|
从日常生活熟悉的环境引入,让学生感觉不是十分的陌生,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零上和零下气温的区别。 |
|||||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新疆吐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的相对高度。) 2、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引导观察: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4、-4、-7、-11、19、+8848、-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像+4、19、+8848等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7、-11、-155等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想一想,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为什么? 小结: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想一想,0、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做“练一练”。 做完第一题时再补充一个0,并问学生可以填在哪个集合圈里?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海拔的高度吗? 分组讨论。 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结合例题体会正数、负数与0的大小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
通过讨论、交流和辨析,进行小结归纳,进一步让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正、负数在形式上的区别,以及了解正数有两种写法,负数只有一种写法。 |
|||||
三、巩固练习 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6题。 |
|
|
|||||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
指名回答问题 |
|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数?你有哪些收获呢? 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六、作业 课堂作业:书练习一的1-6题。 回家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 |
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
小结全课,帮助学生回忆并梳理今天所学的内容,同时布置课后的作业,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
|||||
板书设计: |
|||||||
授后小记: |
|||||||
授课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