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蹊

(2015-05-20 09:55:28)
标签:

文化

成语

词解

出处

分类: 怀念李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释义折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08aab44396b6ccaf.jpg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近义词折叠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出处折叠

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②,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③"。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①传: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这里的传是指《论语》。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②悛悛:谦恭谨慎的样子。③蹊:小路。

http://i7.qhimg.com/dr/200__/t01fb6b933036521ede.jpg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译文折叠

太史公(司马迁)说:"《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这不就是说的李将军吗 。我见到的李将军像乡下人一样的朴实,不能说善辩。到他去世的那天,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品格使士大夫信赖。谚语说:"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这话虽很短小精炼,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注释折叠

《传》: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之所以称为"传"是因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所记,别于孔子本人所编撰的《经》

蹊(xi):小路

正:行得正

悛悛(xún):亦作"恂恂" 诚诚恳恳的样子、诚谨忠厚的样子。悛,通"恂",恭谨。

如:像,像司马迁一样诚谨忠厚

鄙人:乡下人

能:擅长

  

彼其:他,这里指李将军

心:品德,思想

诚:确实

信:信服,这里是被动语态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此处指李广的忠诚品格确实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任

虽:即使

谕:告诉,这里是"说明"的意思

折叠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指实至名归。

在教育学中的表现折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示范的榜样。

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鼓励,教育、带动和鼓舞人们前进;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接到抽象的发展规律。

理解折叠

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会记住他。这正如桃李不会说话吹嘘,它们树下却被人踩出一条小路来一样,只要你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民心。

作者折叠

http://i8.qhimg.com/dr/200__/t0150e152b0a2e784d0.jpg司马迁

  司马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传记名篇。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词条标签: 文化 成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