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
2、说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例的意义的深化,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比例中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关系,最后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为此,教学时先复习比例的意义,再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深化新知,为以后学习解比例等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与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
2、说学法:
根据学法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法的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比例的意义以及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例各部分名称,比和比例的区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比例4:16=20:80,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探讨比例式写成分数的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再选几个比例式验证一下。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础练习
(2)发展性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新知?还有什么疑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