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八大水陆城门

(2014-06-02 15:54:26)
标签:

旅游

苏州八大水陆城门

(一)阊门

   阊门,应该是最雄伟的,因为它一直是苏州与中原地区联系的中心孔道,市面最为繁华。

     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大约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瓮城被毁,剩下内城与套城。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阊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阊门水城门则在内城门北,跨下塘街河,解放初尚有木栅门,五十年代拆除,现仅存水城门基础。水城门外的石级梁桥聚龙桥,七十年代初改成了水闸。 

 

  一、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二、唐伯虎:《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三、刘禹锡:《别苏州》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阊门水陆交通便捷,自古就被称为“五龙汇聚”之处,五条水路从这里东通古城区内,南通胥门、盘门,西通上塘枫桥寒山寺,北通平门、齐门,西北通山塘虎丘。

http://s10/bmiddle/002VjaGwgy6JmnHjwuJ29&690

 

 

(二)胥门

在苏州古城的八个城门中,最富传奇色彩的莫过于胥门了,因为它与吴国重臣伍子胥有着太多割不断的联系。对于苏州老百姓来说,的确需要有这么一座城门,来纪念心目中的英雄。据说,胥门得名就是因为伍子胥曾住在附近,而胥门出名,则是因为它的城门上挂过伍子胥的头颅。

  一、姑胥拥翠的胥门

  胥门的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门额砖面上刻有灵芝、如意、八卦组成的花边,十分古朴典雅。门洞两翼还有残存的古城墙。

  苏州城西为吴地自然风光集萃之所,登胥门纵目远眺,氤氲胥江奔腾而来,七十二峰苍翠,五湖烟水朦胧,故胥山的题字为“姑胥拥翠”。除了胥门自然风光独好之外,想必是因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受到大家的重视。

  此外,在元宵等传统节日,胥门会举办灯会等活动,是节日苏州人“轧闹猛”的好去处。

 二、伍子胥纪念园

  每年端午节,各地民俗中的划龙船、吃粽子纪念的都是屈原,独有苏州,祭祀的却是伍子胥。伍子胥在苏州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2003年在环城河风貌保护工程中,在胥门旁建造了1.5万平方米的伍子胥纪念园。园内由雕塑大师钱绍武设计的4米多高的伍子胥头像,十分震撼。

  除此之外,吴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还命名了胥门、胥山、胥江,又为他在盘门内立伍相祠致祭。

 http://s2/bmiddle/002VjaGwgy6JmnK8Zhvf1&690

 

(三)盘门

座落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的国家4A级盘门景区,拥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绝无仅有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古桥,分别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传统古典园林“一池三山”格局的中央庭院集古建精品、水乡风情、山池亭榭、湖光山影为一体,显得雄健、舒张、大气,使盘门景区既不失苏州古朴沧桑的历史感,又具豪放、明快的现代气息,让游客在休闲中时刻感觉到苏州吴文化、历史的深厚底蕴。

  一、字间盘门

  抬头看盘门,城楼匾额上“水陆萦回”四字,将城门当年的磅礴气势与历史韵味描绘的淋漓尽致。城楼的联语:“古吴城阙川原壮,旧国干戈战伐多”。以及在二楼檐口下,悬挂着的那一方潇洒的章草匾额:“吴中锁钥”,都是感受盘门庄严威武的必去之处。

  二、城墙远眺

  古城墙是盘门的重要组成,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盘门全貌,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历历在目。

  登上城楼,极目远眺,西南群山青翠欲滴,沃野千里;京杭运河上,泊船成带,忙碌非凡;俯瞰城内,水巷纵横,桥梁密布,粉墙黛瓦……既能看到苏城磅礴之气,又能看到小桥流水的秀美。

  每座城门,都有一段比我们年龄还长的故事,只有亲身走近它,才能在这静谧中,感受到当年血雨腥风的悲壮与惨烈。

  三、阖闾纪念地

  提到盘门、提到苏州,就不得不提到阖闾。

  吴王阖闾是春秋五霸之一,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就是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由伍子胥负责建造的,因此苏州古城最早被称为“阖闾大城”。这一大城周长四十五里三十步,开辟有阊门、平门、齐门、娄门、葑门、蛇门、盘门、胥门等八座城门。2500多年来,苏州古城城址仍留在原处,而且基本保持着当时的格局,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来到苏州,来到盘门,自然要到阖闾纪念地走走,来了解这位春秋霸主,曾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的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故事。

 http://s12/mw690/002VjaGwgy6JmnMaNvR4b&690

 

 

(四)金门

 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江浙战争,祸及苏州。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门。新阊门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加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于是1929年动工重新开辟金门,1931年竣工,外与南新桥连成直线,内与景德路曲线相接,城门系罗马式,也设三门。

http://s12/mw690/002VjaGwgy6JmnNvf51ab&690

 

 

(五)齐门

位于城北。因门朝向当时的齐国,故名。相传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吴破齐,齐以女质,配与吴世子波。齐女思乡,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此门,名“望齐门”,令齐女往游其上,后称齐门。又传,当时吴强齐弱,年老的齐景公慑于吴王声威,将女配与吴太子波。太子波早亡,齐女思乡,吴王在齐门上造九层飞阁,让齐女登阁望乡,故又名望齐门。据考,齐门有城郭,旧称城垛子,城郭之间还有方角城墙。齐门有三道城门。内城门西恻有水城门,门上建有两层城楼,俗称鼓楼。内有内城河,外有外城河,城郭之同相距二三十米。因有三道门,故道路曲折,交通不便。60年代初,首先拆除城门城楼,1978年建水闸时拆除了水城门。

http://s11/mw690/002VjaGwgy6JmnQtQMy0a&690

 

(六)葑门

位于城东,相门之南。初名封门,以封禺山得名,因附近河中有(鱼専)(鱼孚)鱼(江豚)出没,又名(鱼専)门,(鱼孚)门。又以周围多水塘,盛产葑(茭白),遂改为葑门。该门经历代多次重建。清初重建门楼,题以“溪流清映”额,并增辟水门。民国25年门楼被拆除。50年代拆除城门。

 http://s11/mw690/002VjaGwgy6JmnRqmnMba&690

 

(七)相门

原名匠门,位于城东,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名干将门。后称“相门”是音的转变。门在宋初被填塞。民国23-25年重辟,解放后被拆除。 

http://s12/mw690/002VjaGwgy6JmnShcDxbb&690

(八)娄门

  位于城东北,原称(缪)门。《吴地记》载:“娄门本号(缪)门,东南秦时有古(缪)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门随改称娄门。清初重建门楼后题以“江海扬华”额。城门分外、中、内三重,内城筑有城楼,三重城门之间有空地和闸门装置,十分坚固。水门三道也有闸门装置。外城、中城及内城口上的城楼约在民国37年间被拆除。1958年,内城门和水门也先后被拆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