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一直困扰我一个问题,一直深陷其中不得其法。大宝在学了自然拼读后接着学习加州学文,但是一直整个学习过程是应付了事,孩子一直不能吸收,教材单词能认识大多数,但是对美国本土英语的表达方式始终很陌生,老师要求他造句,他也接不上,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实话,如果是老师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毕竟我们这代人的英语底子就那么点,我也是在跟着孩子一起重新学习、重新开悟。
去年跟着外教老师一周五天学习了一年的自然拼读,他能用简单的英语句式对话,但如果带有what、for、of等这种组合的带有复句的英语句式,就觉得很陌生。一直坚持上了两个月的加州语文,看着孩子确实跟不上,我就索性暂时停课了2个月。
停课期间,我也一直不断在网上查找资料,曾经得出网上大部分孩子在上剑桥少儿英语,于是中途我也让孩子上过一段时间这个教材,孩子也不能融入自己。仔细研究了一下教材,发现中式英语的痕迹有些明显了。我不想孩子成为复读机,我认为学习一门新的知识学科,不应该单纯的知其然,而是应该让孩子知其所以然;学习一种语言也并不纯粹是为了应对,如果以一种感受本土文化视角切入的方式去学习,应该是事伴功倍吧!于是又停止学习剑桥少儿英语。
接下来该如何继续学习之路呢?高不成低不就呀!
利用春节期间的闲散,让孩子读RAZ,又读了一些绘本!simple songs
的歌都已经很熟了,于是对应着歌词再捊捊!我发现孩提时期的记忆力也是非常棒的,有一次我们在读《The fox and the
stork》这个绘本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生词和场景语句表达方式,过了一个多月,在另外一个地方看到这个单词时他已经知道是啥了。而且自己就学会了用ask......to......表达邀请别人做什么的用法,而不是我们以前学习的那种通过背诵ask
to这种结构再往里面填充来造句的方式,这种场景应对的学习方式,是自然的脱口而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习得吧!
春节后绑定了一个他非常喜欢的男老师,外教老师是不会说汉语的,这也正好充分思考。孩子不懂的每个单词,老师会用图片、动作或者游戏的方式加以描述,孩子听不懂的,他也会通过孩子周围事件或生活习惯来解释。跟着喜欢的老师学习,他的学习兴趣提高很多,能主动造句回答问题!昨天大定跟我说:“妈妈,这本书好简单,我都会。”其实我想说不是你都会,是你都能应对了,老师的描述和讲解你也能听懂了。
至此,我们成功的衔接上了加州语文,通过学习关键的单词来学习对周边事物的认识和进行事件表达。
写上此文,以对自己这个时期进行纪念,过两年二宝再学习的时候就回头看看自己文章,希望二宝学习过程更容易些。
欢迎共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