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婚纱照五十瑶族

标签:
广东连南瑶族长鼓 |
5 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长鼓主要用于舞蹈伴奏。关于长鼓的起源,在瑶族民间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瑶族人民决定选举一位领袖, 率领大家抗御外族统治者的侵略。一天,一声巨响,空中直降一道白光,插入一块巨石之中,变成一柄长剑。人们议定,能将剑拔起的人,将是全寨首领。多少人跃跃欲试都失败了,只有一名叫冬比的青年将长剑轻轻拔起。于是,他被全寨推举为首领。他率领大家为反击外来侵略、保卫瑶山打了无数次胜仗,最后负伤牺牲。瑶族人民在包头布上插上一根长长的白鸡翎,象征那闪光的长剑,从深山砍来梧桐木,制成长鼓,以手拍击,发出“咚比、咚比”的音响,寄托怀念冬比的哀思。多年以来,长鼓已成为瑶族人民十分喜爱的民间乐器之一。